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正文

全国50多家主流媒体齐聚湖北监利 沉浸式感受“一粒好米”的千年文化魅力

全国50多家主流媒体齐聚湖北监利 沉浸式感受“一粒好米”的千年文化魅力
2025-09-24 20:59:30

千年技艺的当代传承
在监利市金草帽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江汉大米”稻田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啰啰咚”正在激情上演。这种起源于秧田劳动的古老歌谣,以其“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将楚地先民“饭稻羹鱼”的生活智慧凝结成穿透时空的文化密码。

全国50多家主流媒体齐聚湖北监利 沉浸式感受“一粒好米”的千年文化魅力

考古学家在监利柳关遗址发现的稻壳灰烬,将这里的稻作文明上溯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些碳化的谷物与陶器上的稻壳印痕相互印证,揭示出远古先民早已掌握“火耕水耨”的耕作技术。东吴时期设立的“监利关”更以官方名义确立了这片土地“监收鱼稻”的赋税制度,《水经注》中“陂池沃衍”的记载,描绘出江汉平原“粮仓”的雏形。唐代诗人杜甫途经此地时写下的“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则让后世得以窥见当时鱼米之乡的丰饶景象。

全国50多家主流媒体齐聚湖北监利 沉浸式感受“一粒好米”的千年文化魅力

监利稻作文明的延续性在当代呈现出新的维度。2025年监利市全年水稻总种植面积达218.98万亩,较上年实现稳步增长,彰显了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产能稳定性。从区域布局看,这些稻田主要分布在新沟镇等核心产区,其中高标准农田面积已达177.8万亩,为水稻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特别在“江汉大米”核心种植区,2025年扩展至8万亩,辐射带动60万亩农田升级。农业部门2024年数据显示,这里平均每分钟有1.2吨大米产出,不仅支撑着“湖北每15碗米饭就有1碗产自监利”的产业地位,更创造了“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的生态农业范式。

全国50多家主流媒体齐聚湖北监利 沉浸式感受“一粒好米”的千年文化魅力

近年来,江汉大米的品牌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地政府通过交易会、推介会等平台,监利线上线下发力拓展市场。在全国第二届链博会、大湾区等地举办的专场推介会上,现场签订购销协议总金额达30.5亿元。监利市也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水稻第一县”等荣誉称号,“江汉大米”品牌价值影响力不断扩大。

关键词:湖北监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