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正文

兴业银行:为科技创新“雨林”厚植金融沃土

兴业银行:为科技创新“雨林”厚植金融沃土
2025-09-24 19:10:55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创新之翼翱翔长空。“十四五”期间,嫦娥六号“上九天揽月”,航母福建舰“下五洋捉鳖”,杭州“六小龙”掀起东方科技浪潮……

行进在科技强国建设的豪迈征途中,兴业银行发挥特色优势,奋力书写科技金融大文章:2021年末至2025年6月末,科技金融融资余额从2300余亿元增至11000余亿元,增幅超350%;科技金融客户从9万余户增至34万余户,增幅超250%。

战略引领点燃科技金融新引擎

“十四五”以来,我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引领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早在2022年,兴业银行就敏锐把握大势,顺应“房地产—基建—金融”旧三角循环向“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转变趋势,将科创金融作为重点布局的“五大新赛道”之首。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兴业银行完成“科创金融”向“科技金融”的理念嬗变,正式迈入高标准建设阶段。2024年,进一步提出将科技金融打造成为“第四张名片”。今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复兴业银行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这是股份制银行拿下的首张AIC牌照,将极大增强兴业银行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更好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十四五”以来,兴业银行持续提升科技金融战略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服务体系……一步步搭建四梁八柱,夯实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底座。如今,兴业银行已形成“1+20+150”经营管理体系,即1个总行科技金融工作领导小组、20家深入科创高地的科技金融重点分行和150家扎根区域与行业的科技特色支行,在全国织就一张广泛的科技金融服务网。

在完善组织架构与网络布局的基础上,兴业银行进一步细化科技金融业务运营逻辑,继续强化“四化”建设,即客群运营专业化、生态建设标准化、营销工具体系化、风险机制差异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兴业动能。

截至2025年6月末,兴业银行合作科技金融客户较上年末增长超6%;科技金融融资余额较上年末增长超14%;科技金融贷款余额位列股份制银行第1位,较上年末增长超14%。

体系变革完善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

“我们一路走来,每一步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上海一家医疗科技企业正是兴业银行“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的受益者。兴业银行上海分行通过“技术流”为企业提供了1000万元信贷资金,保障企业上万台智能超声设备按时生产。“‘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就像金融领域的CT,能穿透企业财务数据表象,透视企业真实的技术含金量。”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相关人士形象地比喻道。

这种穿透式金融支持方式,正是兴业银行2022年聚焦科创企业规模小、资产轻、增信手段有限等痛点,创新推出的“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相较于传统以企业财务状况为依据的“资金流”评价体系,“技术流”评价体系着重考察企业“软实力”,推动科技创新在金融领域的信用化,为科创企业越过“死亡谷”、走向“爆发式增长”搭桥铺路。

从看过去看现状,到看未来看潜力,“技术流”评价体系不断迭代更新,已成为兴业银行服务科创企业、加快布局新赛道的重要利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兴业银行通过“技术流”已累计审批金额近5000亿元,投放金额超2000亿元。

在浙江台州湾,吉利以星空智联布局卫星网络赛道,以造车的方式批量造卫星,从成立之初,兴业银行就与星空智联结下了深厚的情缘。该公司CFO坦言,“兴业银行积极主动上门服务,发现需求、解决需求。从企业角度来说,给我们节约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

关键词:兴业银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