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正文

连续四任董秘等众多高管被集体追责 ST华通能否从财务造假风波中持续逆袭?

连续四任董秘等众多高管被集体追责 ST华通能否从财务造假风波中持续逆袭?
2025-05-15 15:44:59

2025年5月12日,A股市值最高的ST股票——ST华通(002602.SZ)发布公告称,因2018年至2022年年报虚假记载,公司七名现任及前任高管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深交所亦同步下发监管函。这一事件将这家曾因并购游戏资产风光无限的上市公司,再次推向舆论风口。

连续四任董秘等众多高管因财务造假被集体追责

ST华通的财务造假始于2018年。根据证监会调查,公司通过两大手段虚增利润:

商誉减值测试“注水”:2018年至2022年,公司未按规定执行商誉减值测试,导致累计虚增利润超14亿元。例如,2018年因少计提七酷网络商誉减值6236万元,虚增利润占比达5.94%;2020年更是通过少计提商誉减值7.62亿元,虚增利润占比22.24%。

虚构交易“做高业绩”:2020年,子公司盛趣科技通过关联交易虚构《千年3》软件著作权转让,虚增营收3.3亿元;提前确认《彩虹联萌》收入,虚增利润1.1亿元。这些操作使得原本未达标的业绩承诺“表面完成”,从而规避补偿责任。

此次被罚的7人中,连续四任董秘的集体涉案尤为罕见,折射出公司信息披露机制长期失效。例如,第一任董秘严正山对2018年虚假年报负有直接责任;第二任董秘郦冰洁则对2019-2020年造假负有责任;第三任董秘周宓是2021年虚增收入的主要责任人;而以年薪309万元高居浙江董秘榜首的现任董秘黄怡则因2022年财报问题被警示。此外,时任总经理谢斐(公司现任总裁)、副董事长王一锋等高管也因负有领导责任被罚。深交所在监管函中指出,这些高管未勤勉尽责,导致年报及业绩承诺公告信息失真,违反《证券法》及交易所规则。

是监管的延续也是给财务造假事件暂时画上句号

其实,早在2023 年7 月,公司就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决定对公司立案。2014年4月1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4】48 号),明确公司的违法事实,并对公司及相关负责人给予警告和总共处与1410万元的罚款。其中,对浙江世纪华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八百万元罚款;对王苗通(2011 年 7 月至 2021 年 6 月为世纪华通实际控制人)给予警告,并处以二百万元罚款;对王佶(时任 CEO,现任董事长)给予警告,并处以一百九十万元罚款;对钱昊(时任财务工作负责人)给予警告,并处以一百万元罚款;对赏国良(时任财务总监)给予警告,并处以六十万元罚款;对纪敏(时任财务总监)给予警告,并处以五十万元罚款。

同日,公司还收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关注函,指出公司涉嫌存在财务造假方面的违法事实。此后,相关当事人提出了申辩。针对当事人的申辩意见,针对上述申辩意见,经复核,中国证监会对王佶的部分申辩意见予以采纳并已在决定书中调整,对当事人其余意见不予采纳。最终决定对公司及相关负责人给予警告和总共处与1400万元(其中王佶的罚款减少10万元)的罚款。

受财务造假事件的影响,公司的股价一路下滑,到2024年8月份,股价跌到了3元/股左右的最低点,此后由于业绩的改善,股价才开始一路向上。

此次对两任总经理、连任四位董秘等众多高管的集体警示,可以说是监管的延续,也可以说是给公司财务造假事件暂时画上一个句号。过去的已经过去,投资者更关注的是公司的未来,关注的是公司能否从财务造假的泥潭中走出来,真正实现严格高效的公司治理,能否以更好的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可喜的是,从公司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来看,公司的相关数据都比较亮眼。

关键词:华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