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专题 >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在武汉梧桐雨邂逅“诗与远方”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在武汉梧桐雨邂逅“诗与远方”
2024-08-20 16:06:08 来源:新华网

图为梧桐雨杜鹃溪谷。新华网发

杜鹃溪谷利用中水进行水体补给,同时溪谷内的多个稳定塘对中水、雨水进行叠水净化、生物净化后,作为园区的主要灌溉用水。中水用作绿化用水,每年可为园区节约30余万立方米的生活用水资源。

结合东西湖区引水济湖工程,该项目将府河和黄潭湖水域连通,蓝绿交织,实现区域内活水循环。通过实施排、蓄、连、用四大工程,梧桐雨片区建起立湿地生态系统,绘就“百年梧桐金满地,十里画廊赏繁华”的十里清澈画卷。

梧桐雨片区作为武汉市历史上最大的建筑垃圾、渣土消纳场地,每年消纳建筑垃圾2100万方。项目团队就地取材,对整体建筑垃圾进行深埋,结合府河大堤原有的高差,形成了一个南低北高的台地型视觉景观。

梧桐雨公园拥有104.53公顷的绿色空间。走上8公里长东西湖府河大堤,可见法桐林连绵错落。这里栽植了3150棵法桐,大部分都是因城市道路改造,而集中“退休”在东西湖林场“养老”的行道树。如今它们与30000余棵香樟、乌桕等树木一起,经过重新规划调整,形成疏密相宜的生态林带。

原本这里因长期堆放垃圾,土壤环境并不适合种植树木。施工方通过给土壤喝“中药”,让原本因为长期堆放垃圾、渣土而导致缺乏营养的土壤,变得适合植物的存活。“东西湖有一些大型中药材加工企业,我们当时就想着能不能通过中药渣来改善土壤。”梧桐雨项目施工方介绍,他们通过科学分析,发现部分中药渣可以用于改善这里的土壤环境。

如今,梧桐雨片区有各类树木3万多棵,8.1公顷花海以及3公顷的滨水植物,这些绿植让梧桐雨化身天然氧吧,织就城市“绿肺”,吸引30多种鸟类“回归”栖息。

脱胎换骨城市边缘“背面”变时尚“封面”

杜鹃溪谷,飞鸟乐园,武汉海拔最高摩天轮,314公顷的鸟类栖息地,21公里的城市绿道,在城市高楼之侧,与自然相拥。梧桐雨去年6月17日正式开园后,成为武汉市民打卡的新地标。

一边是城市的繁华掠影,一边是林湾下的葱葱绿野,曾经的城市边缘“背面”的梧桐雨,已然变成了时尚“封面”。

站在东西湖府河大堤上,可见一条波浪起伏的赛道延伸至树林中,这是亚洲最大的极限泵道。该泵道占地面积46000平米,包含板场、碗池、沥青泵道、XC越野等多种形式极限运动场地。施工方特地邀请了专业骑手前来测试,对赛道进行反复调整,只为更好地服务各类高水平运动赛事。

图为梧桐雨极限泵道。新华网发

与其他公园相比,梧桐雨公园最大的特点是生态空间与游乐休闲、体育运动、潮流消费深度融合。梧桐雨分为田园牧歌、林花秘境、逐风之境三大区域,汇集了18大文体娱乐供市民娱乐体验。这里除拥有亚洲最大的极限运动场地外,还集合了儿童游乐、萌宠乐园、马术、运动健身、丛林穿越、休闲赏花等多种城市郊野绿色新玩法。

图为梧桐雨射箭馆。新华网发

“之前杭州亚运会夺得银牌的印尼射箭队就是在我们这里进行集训的。”肖亮介绍,目前梧桐雨拥有国内一流的射箭箭道,经常有专业射箭队前来集训。

图为梧桐雨马术基地。新华网发

武汉最长林下极限穿越线路、武汉首个马术障碍赛及马术表演场场所、体育中心……这些场地不仅对专业运动员开放,同样也对市民们敞开大门。

梧桐雨从曾经的城市垃圾消纳场变身为天然氧吧、候鸟家园、绿地公园,实现了“人、城、水”的有机融合,无疑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

(责任编辑:江飞)
关键词:武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