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文旅 >

战国高台建筑为什么衰落

战国高台建筑为什么衰落
2024-03-27 08:59:17 来源:中国青年网

  战国燕乐射猎图案刻纹铜鉴描绘的高台建筑。山东大学教授路国权供图

中国古代对于高度的追求保存在了塔的建造中。仙人好楼居,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印度的窣堵坡形式就与汉代的楼阁相结合,形成楼阁式塔。楼阁式塔还不能满足古人对高度的想象,于是,又发明了密檐式塔。

郑岩教授认为,密檐式塔的塔檐虽然密集,但在每层塔檐之间都有一段极短的塔身。在这段高度有限的塔身上,常常制作出门窗。因此,虽然密檐式塔有可能在外轮廓上吸收了外来的因素,但其实质性的组件与楼阁式塔并没有根本的差别,或者可以看作是一种“压缩”式的楼阁式塔。之所以要做这样的压缩,郑岩认为这主要是为了克服木结构楼阁式塔在高度上的局限,“砖塔将每一层塔身压缩,利用檐子将有限的高度做了分割,凭借着这种分割和压缩,获得了‘层’数的增加,由视觉而引发联想,从而获得概念上的‘高度’”。

塔确实满足了我们对于高度的希冀,木材的使用在高度上可以达到很高的成就,如现存的应县木塔,这个成就是木构技术发达之后取得的。然而木塔在空间方面存在缺陷。塔上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除了少数瞭望塔,没有更多的实用价值。

砖石材料在理论上可以满足我们对于建筑高度和空间的需求,但是,中国的工匠对于砖石材料的运用并不娴熟。梁思成先生称之为“用石方法之失败”,指出“中国石匠既未能尽量利用石性之强点而避免其弱点,故对于垫灰问题,数千年来,尚无设法予以解决”。

从战国时期高台建筑兴建的潮流,以及傅熹年先生所称“中国古代台榭建筑衰落消失”的过程来看,木结构成为中国建筑的主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的、经济的、技术的和观念的因素是相互制约的。

此时,我们再回望战国秦汉,那确实是一个让人血脉偾张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责任编辑:HB06)
关键词:衰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