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期培训都满员
他们要办全国大赛
疆灵公司的培训班是小班教学,一个班12人,培训一个月。前半个月,教拆装机,偏硬件;后半个月,教故障排除、主板维修,偏软件。截至目前,培训班办了25期,最小的学员高中刚毕业,年龄最大的61岁,是内蒙古一位大爷,毕业后回去开了家维修店。
“每一期都报满了,还有人报不上。我们准备下个月开夜学班,满足那些白天没有时间的学员。”易娟说。武汉光谷有一家做无人机全产业链研发的公司,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询问得知,该公司设有售后维保岗位,“人才缺口还是比较大的,想招聘专业性员工比较困难”。
那么,这种紧俏能持续多久?
胡瑾很乐观。他对飞手和维修员这两个岗位做过一番研究:无人机配送、巡检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用AI替代飞手成为最佳选择——AI更擅长同时操控多架无人机,而对维修员的需求则只增不减。胡瑾计划在疆灵公司的孵化室再干一段时间,积累技术和客户,将来自己开店,“我现在每天发视频,后续会上直播来引流,单量还能涨”。
“低空经济产业持续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职业。”一位业内专家表示,除了无人机维修员,无人机系统工程师、无人机物流调度员、低空交通管制员、低空飞行数据分析师等就业新方向也越来越受关注。
疆灵公司计划在明年举行一次全国性无人机维修大赛,给这个已经很火爆的行业再添一把火。“对于无人机后端市场,我们充满信心。”易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