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寿江实习生刘彤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如何促进就业创业,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9月22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之民生保障篇。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介绍,五年来,我省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紧扣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时代要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就业“长”在产业上,年均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在90万人以上,调查失业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稳中向好,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发放各类就业补贴补助74亿元
9月11日,在蕲春千年艾濒湖职校国家级非遗艾灸传承班实操课堂上,80多名学员三人一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艾灸穴位疗法。
该传承班由蕲春县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主办,千年艾濒湖职校承办;自开班以来,已累计培训县内外学员3万多人,成为培育蕲春艾灸师、擦亮国家级劳务品牌、传承国家级非遗蕲春艾灸疗法的重要平台。
“十四五”期间,我省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齐抓共管、一体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稳岗扩岗力度空前,我省累计减征失业保险费237亿元,发放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74亿元。国务院先后三年将我省作为促就业先进地区予以通报表扬。
我省把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才聚荆楚”工程,联动举办“百县进百校联万企”、就业大讲堂、求职能力实训营等活动,连续三年吸引超过40万名高校毕业生选择湖北、扎根湖北、建功湖北;加大劳务协作力度,培育壮大特色劳务品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每年保持在1100万人以上,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率100%,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统筹推进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各类群体就业,实现就业有渠道、增收有路径、生活有保障。
秋风送爽。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我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代表性企业长飞先进武汉基地生产车间里,国产智能天车线高速运转,晶圆被平稳转运,井然有序。
“仅今年上半年,我们就招聘了数百名工程师。待全线达产后,还将吸纳更多创新型人才。”企业负责人说。
引导“培训围着产业转、跟着就业走”,我省紧紧围绕“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五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每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40万人次,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050万人,高技能人才超340万人。
累计新增返乡创业31.6万人
9月23日,2025年湖北省返乡创业大湾区推介活动将在深圳启幕,通过展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返乡创业政策新机遇,引导更多能人返乡创业就业。
推介活动场外,大冶小红绣娘、阳新布贴师、潜江龙虾工、宜都鱼子酱调制师、恩施土豆师、荆州漆艺师等16个独具特色的荆楚劳务品牌将联袂登场。通过品牌展示,既彰显湖北劳务的专业实力与匠心精神,更以品牌为牵引,为老乡们搭建起返乡创业就业的桥梁。
创业是就业之源,也是兴业之基。五年来,我省围绕“有人创业、有钱创业、有平台支撑创业”三个关键问题,努力为创业者提供成长所需的“阳光、土壤、空气和水分”,全省累计新增返乡创业31.6万人,带动92.3万人实现就地就业。
持续优化创业环境,让创业者“想创业”。我省把推进博士后创新创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每两年举办一届全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全省累计进站博士后人数达6672人,涌现出武汉水之国吴定心、武汉慧观生物赵方、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赵兴炜等一大批优秀博士后创业代表。每年举办“才聚荆楚·创业湖北”大学生创业大赛,累计投入资金约4亿元,扶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9100多个。大规模推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梳理形成“六贴一惠”创业政策包,常态化开展“我兴楚乡·创在湖北”推介活动,每年选树100名“荆楚返乡创业之星”,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