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遇连绵阴雨,稻谷收了没处晒,只能眼睁睁看着发芽霉变。今年村里烘干厂24小时运转,再加上稻谷品质好,增产增收稳了!”9月19日,宜城市鄢城办事处木渠村种粮大户杨健站在粮食烘干厂前,语气里满是安心。
当日,宜城仍阴雨连绵,而当地秋粮抢收、烘干却井然有序。走进木渠村全自动粮食烘干厂,铲车、货车、农用三轮车在雨中穿梭。湿稻谷一运抵,先经振动筛筛除杂草、碎秆等杂物,再通过传送带自动送入烘干塔。“20个小时就能把稻谷含水量降到14%以下的安全储存标准,3个烘干塔24小时不停转,一天能烘干100吨湿粮。”烘干厂负责人胡运奎盯着设备运行数据介绍说。
烘干车间内,除了忙碌的工人,宜城市供电公司鄢城供电所支农服务队队员尹威、郭庆正仔细检查烘干用电设备,保障粮食烘干可靠用电。
作为粮食生产大县,宜城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55万亩,9月起进入全面秋收关键期。但近期持续阴雨天气,给水稻收割、存储带来双重考验。宜城市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组织5名农业技术人员,到田埂边指导农户避开降雨时段、科学抢收;紧急调派300台收割机补充到收割一线,全力加快收割进度。
“光抢收还不够,得让收上来的粮食及时烘干。”宜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吴运明说,该局统筹协调全市粮食烘干、收购企业,通过动态调度烘干产能、优化粮食收储流程,确保收割、烘干、存储无缝衔接,避免湿粮积压。
电力保障是烘干设备连续运转的“生命线”。针对粮食烘干点用电负荷高、需长时间运行的特点,宜城市供电公司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为全市158个烘干点、293台烘干机逐一建立用电档案,实行“一企一策”运维;组织支农服务队开展专项用电巡查。
“你看这稻谷,颗粒饱满、色泽光亮,亩产比去年还高了50多斤!”木渠村党支部书记廖锋平捧着一把刚烘干的稻谷,算起丰收账:全村4200亩优质水稻,因前期气温适宜、光照充足、水源充沛,亩产达1800斤,总产量3780吨;如今有烘干、电力等保障,“丰产又丰收”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