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菜还在地里 已卖到港澳 “反季”高山菜蛮抢手

菜还在地里 已卖到港澳 “反季”高山菜蛮抢手
2025-08-15 09:23:49 来源:湖北日报

武陵山腹地的鹤峰县,平均海拔1147米,森林覆盖率达80.8%,“立体气候+富硒资源”的组合使其成为高山蔬菜的天然宝库。作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该县构建起“种植—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2024年,全县蔬菜总产量达24.82万吨,产值5.3亿元,增幅高达29.3%。

鹤峰县高山蔬菜产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农户嵌入产业链。中营镇39家合作社带动600余户农户发展蔬菜1万亩,实现户均收入8.7万元。

“我们这儿海拔1700多米,种出来的蔬菜比别的地方都要甜。”中营镇黍子坪村菜农吴金林听闻自己种的菜卖到港澳,高兴坏了。

全链融合,“出山”路越走越宽广

8月1日中午1点半,一架大棕熊Kodiak 100型飞机平稳地降落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飞机上,载着来自十堰的高山蔬菜。

十堰—鄂州,湖北首条短途货运航线,单程飞行时间约2小时,可搭载1.2吨货物。当晚,这批新鲜的高山蔬菜便被端上了武汉市民的餐桌。

近年来,我省以特色优势区创建、绿色高效示范、产业链建设等为抓手,培育主体、支持创新、拓展融合、打造品牌,不断提升高山蔬菜产业化水平,不断拓宽高山蔬菜“出山路”。目前,全省200亩规模以上达1200余家,种植、经营、清洗、加工、储运等专业化分工更加明晰,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在特色蔬菜大面积种植基础上,不断开发以香葱、欧芹为核心品种的鲜切菜、真空冻干菜、脱水菜及魔芋精粉、魔芋系列仿生食品等,远销欧盟、日韩及港澳地区。

兴山、利川等主产区充分利用天然冷凉气候、生态绿色资源,发展避暑旅游、休闲采摘,实现“菜园变花园,基地成景区”。利川打响“生态牌”,绿色食品蔬菜基地面积达40万亩,占常年性蔬菜面积的86.9%,“利川山药”“利川莼菜”等获得国家地理证明商标保护。

“长阳山蔬”是湖北高山蔬菜的“代表作”之一。2023年9月,长阳县与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达成供应链合作,通过品牌化、精细化、数字化运营,全县百余家蔬菜合作社加入品牌授权,“长阳山蔬”快速渗透至“长三角”地区。

不久前,“长阳山蔬”打造升级版,建设全国首个以西红柿命名的特色产业小镇——吉诺比利小镇。吉诺比利西红柿是武汉楚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精心研发的新一代果蔬两用品种,深受供需两端青睐。该小镇将通过标准化种植、规模化扩张和全链条品控,打造全国知名的吉诺比利西红柿供应基地,探索建立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从产品输出向品牌输出跨越,湖北高山蔬菜不惧山高水长,“出山路”越走越宽广。

(责任编辑:中华网湖北01)
关键词:湖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