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做强光谷科创大走廊、东湖科学城“一廊一城”核心承载区,推动科创中心建设重心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转变。图为武汉光谷广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摄
五是全社会创新创造蔚然成风。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充分调动各方面热情,崇尚创新、重视创新、踊跃创新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2024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增长28.9%、增幅全国第三,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2%、增幅全国第三,研发强度提高0.19个百分点、增幅全国第一,9个市州在武汉建立“科创飞地”,新型研发机构达到525家、实现市州全覆盖。荆楚大地活力涌动,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湖北最鲜明的标识、最强劲的旋律、最澎湃的动能。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湖北科技创新从多点发力转向全面突破,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站上了新的更高历史起点,进入了整体跃升的关键阶段。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把湖北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重托与期望。
二、对标一流、勇攀高峰,向着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奋勇进军
创新强则实力强,创新兴则省域兴。湖北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首先必须在科技创新上成为战略支点,通过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锚定全球全国一流标准,明确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战略目标。围绕科技创新的主体、载体、保障等,打造四个全球全国领先的高地。全力打造各展其能的高端人才集聚地,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实施战略帅才、领军将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十百千万”行动,努力在光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北斗等优势领域拥有更多领跑者,在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领域培育一批开拓者,以人才的风云际会助推发展的风生水起。全力打造开放包容的原始创新策源地,优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好用好国家实验室(基地)、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创平台,推动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形成更多标志性产品,打造全球半导体、光通信、人工智能、空天技术等领域重要策源地。全力打造动能澎湃的产业创新引领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世界存储之都、世界设计之都、世界工业软件之都,全球光电子产业基地、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大健康产业基地、生物育种基地、航空航天与北斗产业基地、网络安全产业基地、未来产业基地,推动中国光谷进阶世界光谷。全力打造活力奔涌的创新生态示范地,持续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保持年均10%以上增长、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保持每年千亿元以上的增长、总量超过1万亿元,打造链接全国、辐射全球的知识产权交易转化枢纽,让各类创新主体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让湖北成为创新创业创造的热土。
聚焦科技强国建设要求,明确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战略功能。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必须围绕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四大功能。拥有做强科创力量的集聚功能,建强各类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凝聚各领域顶尖科学家队伍,锻造强大战略科技力量矩阵,成为具有全国全球影响力的重要科学中心。拥有领跑原始创新的策源功能,在事关国家命脉的关键领域、战略领域,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成果,抢占科技最前沿、制高点,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主力军”。拥有引领产业发展的驱动功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体现湖北优势、具有创新力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湖北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世界级一流企业、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富集区。拥有促进创新创业的孵化功能,高端人才、科研团队、创投资本近悦远来,塑造最具活力、最富吸引力、最有竞争力的创新环境,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开放创新网络的战略枢纽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