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茶叶和农家乐,咖啡馆、黄酒馆、根雕馆等多种产业也在堰河村落地生根,截至目前,经营农家乐的农户已达到52家,年户均收入12万元。
03
闵洪艳始终坚持“群众事、群众议、群众说了算”的理念。从种茶叶到办合作社、从垃圾分类到环境整治、从立村规民约到树文明乡风,村里的大事小事都由村民们一起商量着办。在村里的一片竹林里,曾摆放着280块石头,当时全村280户村民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共同为村庄的发展出谋划策。这里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村里的“人民大会堂”。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发动村干部和党员先干,有了效益后,村民们自然会加入。”闵洪艳的“先行脚”,踏过的是山路、产业路,最终走出的,是堰河村家家户户的幸福路。
循着这样的思路,曾经的“穷山沟”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村集体经济达到400万元。这一年,村里依然在不断发生变化,民俗园三期全面运营、全新升级村史馆建成投用、堰河水厂进入收尾阶段、改造老茶园300亩、新装路灯80余盏。全村“党员带头干、干部拼命干、群众参与干”的实干氛围蔚然成风。
闵洪艳满怀憧憬地说,“为再造一个更有实力的新堰河,我们要努力奋斗。”到时候,要实现“五有”“六变”新目标,即村里有金融、家庭有资本、屋里有硕博生、发展有产业、出行有房车,把山水变成风景、把产品变成商品、把资源变成资本、把农民变成股民、把两山变成红利、把乡村振兴变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