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作为2025年第七届楚商大会首场活动,由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省经信厅、省文旅厅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京津冀楚商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来自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的企业,与黄石、十堰、鄂州、潜江等地相关政府部门签约28个项目,协议金额258.96亿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
不少企业家现场表示,在湖北省委省政府“楚商回乡共建支点”号召下,他们正以赤子丹心拥抱故土热土,将乡情纽带转化为投资纽带,让桑梓情怀融入湖北发展宏图,推动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总部回迁、人才回乡。三位楚商企业家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讲述了他们与湖北携手奋进的故事。
加码产业布局,深耕荆楚沃土
“无论是出于对家乡的热爱,还是基于商业战略考量,投资湖北都是无比正确的选择!”北京湖北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天文感慨。
62岁的刘天文是京山人,本科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后赴美深造,从麻省理工学院硕士毕业后,在北京创立软通动力。如今,这家企业已成长为中国领先的全栈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早在2012年,软通动力便开始布局湖北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武汉为核心,宜昌、襄阳、荆门为辅助的“一主三副”区域发展格局。公司在湖北设立了软件与技术服务业务全国总部、软通智服全国总部、集团技术研究院(全国总院)等9家分、子公司。刘天文介绍,依托湖北优越的区位优势与优质的营商环境,企业发展迅猛。目前,软通动力在湖北拥有员工6600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近10万人就业,为湖北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去年,软通动力再度加码投资湖北,在武汉光谷中心投资建设重要产业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全面封顶,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我们将持续加大在鄂投资,把更多业务布局湖北,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投资,共享湖北发展机遇。”刘天文表示。
追投黄石
抢占新能源固态电池新赛道
推介会上,楚商企业家游志明与黄石市经开区政府签约,投资10亿元建设高端纳米锆基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规划建设8条生产线,达产后,可年产1000吨高端纳米锆基新材料,实现年营收1.8亿元、税收800万元。
游志明是黄冈人,自高考考入上海高校后,便在上海学习工作多年。尽管在上海生活的时间比在黄冈还长,但他毅然放弃高薪,回到湖北与哥哥共同创办拓柏仕新材料公司。
企业从武汉迁至黄石后,凭借成本控制、良好营商环境及要素配置等优势,每年保持40%至50%的高速增长。2024年6月,公司抢抓新能源固态电池发展机遇,启动新项目,成功开发锂镧锆氧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该材料具有耐高温、稳定性强、导电性好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
项目签约后,厂房建设迅速启动,预计年底投产。“高端纳米锆基新材料项目,属于人才、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武汉的研发人才与黄石的生产人才优势互补,能有力推动项目快速落地见效。”游志明介绍,目前项目正处于中试阶段,通过优化制备工艺,产品成本大幅降低、性能显著提升,已吸引6家国内主要新能源电池和储能设备企业洽谈合作,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返乡投资文旅,助力家乡蝶变
田星星是地道的潜江人。他与父亲在河北打拼30余年,创办的哈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文旅夜游演艺的声光电领域颇具影响力,成为行业佼佼者。
“近年来,潜江小龙虾产业火爆,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每次回乡,田星星都能感受到家乡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从中嗅到商机。此次,他与潜江市政府签约,计划投资2.1亿元建设潜江文旅度假酒店。
该项目致力于打造集休闲、娱乐、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度假目的地,深度融合潜江特色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填补市场空白,进一步提升潜江文旅产业竞争力。田星星表示:“希望通过项目建设,为家乡旅游发展添砖加瓦,让更多游客领略潜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