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高超的技能水平,杜见勇声名远扬,来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
“只有更多人加入这个行业,复兴武当窑之路才会更快。”杜见勇说,虽然他的徒弟已有百余人,自己也在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上课,但杜见勇始终觉得这种传统的“传帮带”模式“太慢了”。
2024年3月,在张湾区文旅局支持下,杜见勇入驻张湾区花果街道桃子村,武当窑文化艺术村揭牌,实现了从传统作坊到研学基地的转变。在这里,杜见勇与几位合伙人一起,力图以产、学、研、游融合为理念,打造一个可看、可玩、可学、可居的文旅综合体。
“以前,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做陶艺,孩子们小小的手捏着泥土,边玩边学,有模有样地做着‘武当窑’,走的时候把成品紧张地捧在自己手心里,都不舍得让自己爸妈拿。”杜见勇笑着说,孩子天然就对陶艺感兴趣,十堰中心城区有接近20万名学生,希望能够通过研学在他们心中种下武当窑的种子。
“杭州人熟悉越窑,河南人熟悉汝窑,河北人熟悉定窑,希望未来我们十堰人也能够熟悉老祖宗传下来的武当窑。”杜见勇说。
“我们不仅要让窑火不灭,更要让文化‘破圈’。”张湾区文旅局负责人表示,艺术村下一步将拓展“非遗+研学”“陶瓷+康养”等新业态,规划建设陶艺交流中心,邀请景德镇等外地陶瓷产区匠人驻留,推动武当窑从地域非遗走向全国文化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