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年天天泡在田里,裤腿上都是泥巴,但我心里十分高兴!”王祖发笑着说,乡亲们对他这个“泥腿子”老板十分认可,农机公司逐步站稳了脚跟。
2010年,王祖发创办公安县精诚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农资供应、耕种管收、贮藏、加工、销售等一站式服务,发展成员275户,带动农户858户。
为提高乡亲们打药、播种、投肥的效率,王祖发尝试推广无人机。可当时当地几乎没有专业飞手,2020年,王祖发创办江南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专门开设无人机操作课程。消息一传开,不少年轻人报名参加,其中不乏返乡创业的大学生。
几个月后,第一批学员顺利毕业,成了公安县第一批本土无人机飞手。他们回到各自的村庄,用无人机为农田喷洒农药、监测农作物生长,成了乡亲们眼中的新农人。
公安县狮子口镇新芦村的李建操自从加入飞防大队以后,每年作业面积达15000多亩,飞防收入从每年2万元增长到15万元左右。
如今,王祖发的老地方农机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知名的农机企业。他的培训学校开设机械加工、农机修理、无人机操作技术等10多项专业课程,近两年来共举办培训班60多期,培训各类技能学员6000多人次。
沙市农民高级农艺师王同英
和种子较劲把甜糯玉米卖到全国
3月5日,位于海南的一片玉米试验基地里,来自荆州市沙市区的农民高级农艺师王同英,蹲在地上仔细查看玉米长势。
时光回到1997年,她在杭州西湖边游玩时,发现路边摊售卖的一根玉米价格4元。当时,沙市的普通玉米每斤不过1.5元,杭州的玉米为什么这么贵?一番打听下来,王同英发现,杭州售卖的是一种鲜食甜糯玉米,口感要远胜传统品种。
一个念头在王同英心中萌生:要用科技改变传统农作物,让家乡的新品种玉米走向全国。
2019年,王同英在荆州区张居正街创办恒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彩农业”)。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王同英和玉米育种专家肖述保一拍即合,组建玉米育种研发团队,专门研究甜糯玉米。
此后几年,王同英和她的团队成员们为培育出新品种玉米,每天忙得连轴转,还要面临资金短缺、技术瓶颈、自然灾害等情况。有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精心培育的玉米种子几乎全军覆没。但他们未曾言弃,在坚持中收获了成果。
刚开始,恒彩农业的玉米种子推向市场时,无人问津。农户们宁愿选择传统品种,也不愿冒险尝试。王同英带领团队走村串巷,挨家挨户地介绍甜糯玉米的优点,承诺“种不好就全额退款”。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恒彩农业培育的“彩甜糯6号”玉米种子,综合了甜玉米和糯玉米的优势,口感好、产量高,最终通过国家玉米品种审定,订单量也逐渐增加。
每年冬季,王同英都会带着团队来到海南陵水,开启新一轮的育种工作。在这里,她不仅要面对复杂的气候条件,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2022年,台风来袭,育种基地的遮雨棚被掀翻,玉米幼苗被泥土覆盖。王同英和团队成员们冒着风雨,跪在泥泞中,用棉花球一点点擦拭珍贵的玉米苗。
如今,恒彩农业已成长为一家集农业技术开发、种子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公司在荆州、陵水建有科研育种基地100多亩,在荆州、甘肃张掖、海南乐东、新疆昌吉建有种子繁育生产基地2000多亩,年生产特色鲜食玉米种子100多万公斤,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并出口东南亚、欧洲、非洲等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