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
一、溯源蛇通酒
清朝嘉庆十二年,李家溶〔1807年—1882年〕诞生于湖北洈水流域松滋农家,自幼钟情草木医药,立志成为济世郎中,常年游历湖北巴东、长阳、五峰、松滋及湖南石门、澧县一带跋山涉川,广搜验方,求知若渴。
一日,李家溶来到湖北五峰的深山之中采药,此地山高林密,药材种类繁多,一心辨认药草的他不知不觉迷了路。天色渐暗,山林雾气弥漫。正当他焦急万分之时,忽见不远处有微弱灯光,便奔着灯光找到一座简陋木屋。李家溶连忙上前敲门求助,开门的是一位面容慈祥的老猎户。见他背着药篓便攀谈起来,好心收留他住宿。一进屋内,李家溶发现角落里摆放着几个酒坛,且闻到屋内散发浓郁的药酒香。老猎户似乎看出了他的好奇和疑惑,便引他来到酒坛前,告诉他这里面泡的药酒。老猎户随后打开酒坛,李家溶就看到了酒中的蛇身和一些草药,便询问老猎户药酒配方从何而得。老猎户便讲起了往事。
原来,老猎户年轻时在山林中打猎,落下了严重的风湿,每逢阴雨天浑身骨头剧痛。有一次,一位云游的道士路过此处借宿。见他被病痛折磨,心生怜悯,给了个药方,嘱老猎户用山上特有的草药和蛇一同浸泡在酒里,泡七七四十九天制成蛇酒,坚持喝能缓解病痛。老猎户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道士的方法制作了蛇酒。神奇的是,饮用一段时间后,疼痛减轻了许多,关节也灵活起来。李家溶听得入神,深知药方珍贵,便诚恳地向老猎户请教药方的具体内容和制作方法。老猎户被他的真诚所打动,毫无保留地告知。
次日清晨,在老猎户的指引下,李家溶带着老猎户赠送的蛇酒和药方踏上归程。回到松滋,李家溶根据本地饮食生活习惯,结合其常年游诊之经验,遵循“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以通为用”之精髓,探索改进药酒配制技艺,并将其配制的酒命名为“蛇通酒”,希望它能通经活络,为世人驱散病痛阴霾,从此蛇通酒成为李家溶为病人疗伤治痛的一剂良方。
二、烽火蛇通酒
回溯至1930年12月,正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澧松边界暖水街弥漫着紧张的气氛,红二军团在这片土地上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
蛇通酒配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李昌玉的丈夫陈宏雨〔1911年3月—1997年11月〕青年时在湘鄂边经商,平日里在湖南澧县火连坡、大堰垱以及湖北松滋西斋一带从事牛马牲口和水果交易,以豪爽的性格和重情重义的品格,赢得商贩和乡邻的敬重。
一日,陈宏雨结束了在火连坡的交易,正赶着骡车踏上归程。途中,听闻贺龙的部队在附近与敌人激战,许多战士身负重伤,因缺医少药,危在旦夕。他对红军打倒土豪劣绅,解放劳苦大众的做法早有耳闻,且很敬佩。此刻,他深知战争的残酷,一个念头瞬间闪过:自家传承的蛇通酒,有着神奇的疗伤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或许能救这些伤员!陈宏雨心急如焚赶回家里,取出存放多年的几坛蛇通酒,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部队临时驻地,见到部队首长,言辞恳切表明来意,经过一番深入交谈,部队最终决定用蛇通酒为伤员疗伤。在临时搭建的医疗帐篷内,卫生员将蛇通酒直接涂擦在战士们的伤口上,对于一些骨折和伤势较重的伤员,还让伤员适量饮用蛇通酒,期望借助酒的力量缓解剧痛,促进血液循环,助力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