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刚过去的一年,湖北经济总量迈上6万亿元新台阶,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踏进农历新的一年,首个工作日召开的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便以视频会议形式“直达”县一级,向湖北1.6万名干部传递“推动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的强烈信号,推动“支点建设”实现整体提升。
厚植胜势,支点建设“两步走”
变换表情与人互动,精准取物自然灵动,摔倒后迅速站起……“新春第一会”会前,10款“湖北造”人形机器人走出实验室,集中亮相,令人惊艳。
从去年启动人形机器人整机和零部件突破工程,到人形机器人整机实现从0到1、从无到有的突破,湖北仅历时7个月。这正是湖北聚力支点建设的一个缩影。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近代以来,湖北作为“九省通衢”,是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策源地。进入新时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湖北区位优势、科教优势再次凸显,是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
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的“牛肚子”理论被提及。他把上海等沿海城市比作牛鼻子,中部地区比作牛肚子,重庆等西部城市比作牛尾巴。陷入泥沼的水牛,如果只拉“牛鼻子”,只扯“牛尾巴”,不抬“牛肚子”,牛是起不来的。“这个理论形象说明中部地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性。”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说。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就要挺起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腰杆”来。
去年的一组数据引人瞩目: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8%,经济增速领先全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超过50%,中部领先;进出口总额突破7000亿元,增速中部领先……这些意味着湖北在全国大局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有基础有条件当好支点,挑好担子。
会上,湖北也释放出“切实扛起支点建设的战略使命”的强烈信号,明确了支点建设“两步走”目标:到2030年,力争全省经济总量达9万亿元左右,主要经济指标跨越进位、中部领先,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到2035年,综合实力、科技实力进入全国前列,在中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锚定目标,七大战略提升“七个力”
节后首个工作日,武汉光谷政务服务中心人头攒动,平均每天上百家新企业在这里诞生;第一批下线的岚图梦想家产线节奏也保持着去年的最高生产节拍,每118秒下线一台车;凌晨的鄂州花湖机场依旧忙碌,串联起国内外市场……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彰显湖北建成支点的底气。
当前,湖北发展进入跨越赶超关键期、转型升级突破期、内生动力迸发期、枢纽地位重塑期、干事创业黄金期,整体提升支点建设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该如何将多年积累的比较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胜势,实现“支点建设”整体提升?
此次会议部署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大力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创新策源力;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产业竞争力;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开放辐射力;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文化影响力;大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区域协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