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酒力,将药和酒融为一体,便于人体吸收,可以使药物的功效得到较好的发挥。”巴东县大支坪镇卫生院院长谭志耀对药酒情有独钟,临床20多年来,经常开药酒方,用于治疗失眠、消化不良、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
谭志耀介绍,泡制药酒过程中,除了泡制单一药材之外,还可以将多种药材一起搭配使用。以独活当归养生药酒为例,独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当归、川芎、丹参、地黄滋阴养血,活血通络,通过搭配使用,药性温和,补养与治病兼顾,适宜于年老体弱者长期服用。
一方水土“泡”一方酒
泡酒由来已久,但在恩施民间犹为流行,也深受当地居民喜爱,为何?
湖北民族大学医学部中医药学院李厚聪博士介绍,恩施地处武陵山腹地,地理、气候独特,特别是高海拔地区冬季漫长而严寒。以前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恩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百姓生活艰苦,缺医少药,饮酒驱寒、泡酒养生,是恩施人对泡酒最方便、最简洁、最原始的认知。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保健、治疗过程中,泡酒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也作为一种饮食文化被民间反复筛选整理后流传下来。
另外,恩施共有29个民族,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热情好客的恩施人,最好的表达就是喝酒。到恩施人家中做客,只有和主人感情很深的人,才有口福喝到主人自制的泡酒。
记者采访发现,恩施泡酒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植物果实,如杨梅、桑葚、刺梨、猕猴桃等,通过果实的色与味来调和酒的颜色和味道,从而达到调和口感的目的;一类是中药材,如人参、鹿茸、蜜蜂、海马等,通过泡制药酒调理、保健、养生,达到减少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每天两口,把病喝走。”李厚聪说,恩施人泡酒,泡的是趣,喝的是情,表达的是恩施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