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杨垱镇中心小学“希望家园”中留守儿童上暑期课。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7月20日,枣阳市杨垱镇中心小学“希望家园”传出整齐洪亮的歌声,来自武汉东湖学院启航实践队的戴高阳正在给留守儿童上暑期音乐课。
“通过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锻炼了组织活动的能力增长了才干,还能为留守儿童传授新知识开拓新视野,我感到很有意义。”戴高阳说。
戴高阳是武汉东湖学院启航实践队队长,今年是他们在杨垱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第9个年头。暑假期间,学校11名大学生志愿者为杨垱镇中心小学50多名不同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制定了爱国教育、安全教育、户外活动、趣味实验、手工制作等多样化课程,丰富留守儿童暑期时光。
“希望家园”中留守儿童上暑期课。
在鹿头镇鹿头社区“希望家园”,湖北科技职业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头雁实践队队员赵永智为小朋友们讲述“红船精神”和百年党史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将红色教育融入课程,加深孩子们对红色故事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植他们的爱国情怀。”赵永智说。
“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最是好……”在环城街道东郊村“希望家园”,湖北大学旅思马迹团队志愿者张耀辉带着孩子们唱着阵阵清脆的童谣;在南城街道沙店社区幸福天地“希望家园”、上林苑“希望家园”,来自社区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有的在辅导孩子作业、有的给孩子讲图书上的故事。
今年以来,共青团枣阳市委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针对基层群众反映的孩子暑期安全事故多发、无人管护、渴望获得新知识等问题,以农村留守儿童为重点关爱对象,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等阵地,在全市开办了39个“希望家园”,为800余名留守儿童提供兴趣培养、素质拓展、自护教育等免费托管服务,并探索搭建“伙伴型”团校协作平台,在社区和学校之间“穿针引线”,规划特色课程,让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快乐、安全的暑假。
共青团枣阳市委书记王晶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整合资源,加大共青团“希望家园”品牌项目建设力度,深化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希望家园”成为留守儿童的“开心乐园”。(图/文郭振兴周文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