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由湖北省长江国际商会、田长霖中心、伯克利全球华人校友会、新西兰湖北商业总会联合主办的长江国际对话会活动在武汉光谷未来科技城田长霖中心举行,通过高端对话、战略签约、共同宣言发布等形式,为光谷打造国际化创新生态注入新动能。
长江国际对话会活动现场
湖北省长江国际商会会长刘萌,新西兰湖北商业总会会长胡弘,田长霖中心主任李旺欣,武汉市外办美大处副处长鄂文静、美大处大洋洲事务专员杨南希,新西兰阿瓦努亚朗伊大学教授帕特里夏·马林吉·G·约翰斯顿-阿克,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教育学院教授玛格丽特·马阿卡,新西兰湖北商业总会执行会长杨志鸿,湖北省长江国际商会理事、精英世家教育总经理李志峰,田长霖中心理事会监事陈丹武和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田长霖文化交流中心监事高丽等70余人出席了活动。
活动开场,李旺欣在致辞中介绍了田长霖中心在推动跨文化交流与科技创新领域的成果,强调“以人才为纽带,深化国际协作”的重要性。
田长霖中心主任李旺欣
胡弘以新西兰语开场,结合自身研究领域,提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需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观点。
新西兰湖北商业总会会长胡弘
刘萌则在讲话中指出,商会将发挥平台作用,精准对接国际资源与企业需求,推动形成“人才共育、创新驱动”的良性循环,构建“高校输出+商会联动+企业落地”的全球人才网络。
湖北省长江国际商会会长刘萌
帕特里夏·马林吉·G·约翰斯顿-阿克和玛格丽特·马阿卡两位教授分享了土著文化保护与教育研究的经验,并表达了对深化武汉合作的期待。
帕特里夏·马林吉·G·约翰斯顿-阿克(左)和玛格丽特·马阿卡(右)
在主题对话环节,各方代表围绕“中外高校-商会-园区如何协同推动人才联合培养与科研合作”展开深入探讨,陈丹武从园区运营角度出发,指出人才落地的关键在于专业化团队支持;高丽提出以园区为锚点、高校为输出、商会为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胡弘强调了终身学习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李志峰则从企业用人痛点与人才需求平衡的角度提出务实建议。
对话环节不同观点碰撞,思想火花频现,多元理念交融,展现出多方协同推动人才发展的共识与路径,为光谷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刘萌主持对话。
主题对话环节
随后,三方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人才联合培养、科研成果转化、国际资源对接等领域深化合作。
三方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最后,全场共同宣读《共同宣言》:携手并进,共创未来;开放合作,共赢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才共育,创新驱动;立足光谷,辐射全球;共建繁荣,共享成果”。铿锵有力的承诺,凝聚起推动区域开放创新的强大力量。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此次对话,搭建了中外产学研用的高端交流平台,通过务实举措推动光谷从“创新高地”向“全球枢纽”迈进,助力打造“世界光谷”。未来,各方将持续深化合作,为光谷乃至湖北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构建国际化人才生态注入新动能。(通讯员 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