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步支点建设新征程,干部队伍的能力本领与担当精神是发展的核心变量。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指出,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今年以来,武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部署要求,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推动武汉在湖北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聚焦干部能力提升、考核机制优化、基层历练强化等核心任务,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大力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AI+课堂”拓视野
数字尖兵绘就产业升级新图景
“AI+课堂让我对产业升级有了实感。”10月17日,在武汉国家网安基地培训中心,一场“人工智能+”行动新视野学堂引人入胜。参与政策制定的实战派专家解读,让干部学员直呼解渴。
武汉通过“行走课堂”扎实推进凝心铸魂行动,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升级优化“沿着总书记考察的足迹”特色教学,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人才引领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等3条线路、13个点位现场教学,让干部们沿着总书记考察湖北的足迹,感悟嘱托、锤炼本领。
注重学用结合,着力打造一支懂技术、善服务的人工智能专业干部方阵。市经信局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组织61名学员参加专题辅导班13次,聘请内外部导师全程跟踪指导,持续开展“处长讲产业”活动14场。受训干部通过“小切口、大场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落地。AI+光传输,组织长飞光纤与东风、移动、联通、武昌船舶重工等12家企业开展“光纤上车”“光纤传感”等场景合作;AI+城市治理,推动中仪股份与市属平台公司在供水管网、排水管网、水务管理垂直模型等方面合作。
如今,武汉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700亿元,年增速超30%。从“行走课堂”中汲取智慧,在专业提升中锤炼本领。武汉通过沉浸式、实战化的培养模式,将干部素质提升转化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及时奖励树导向
实干者争当转型发展排头兵
在夯实能力基础之上,武汉进一步强化“优者奖、奖及时”的鲜明导向,以精准激励点燃干部干事创业的持久热情。
在洪山区保利城项目现场,和平街道干部周洋成了企业和居民之间的“连心桥”。他带着规划图纸走进社区,用大白话把政策讲到群众心坎上,又为审批流程奔波于部门之间,为企业抢出宝贵时间。“项目一天不交付,服务一天不松劲。”在武汉,像周洋这样扎根一线的实干干部正不断涌现。
今年以来,武汉市大力推行及时奖励政策,聚焦重大项目落地、招商引资、城市更新等八大领域,以“奖在关键时、用在攻坚处”的导向,点燃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奖励一批,带动一片。在武昌区,推动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公司入驻武汉数创大厦的吴江,在项目谈判中创新设计支持路径,成为首批嘉奖对象。“组织把我们放在心上,我们干事更有劲”;江夏区“招商队长”朱灶利把办公室搬到村湾工地,让企业负责人感叹“不知他办公室在哪儿,因为问题都在一线解决”。
为担当者撑腰,让实干者得偿。武汉将奖励结果与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等紧密挂钩。今年以来,全市已推进及时奖励22项,奖励个人118名、集体22个。一批批受奖干部被提拔重用,树立起“有为者有位”的风向标。
“看到身边榜样受奖,我们相信,只要干得好,组织一定会看见!”基层干部的心声,折射出及时奖励政策如春风化雨,让干事创业的热情在基层持续涌动。
实战练兵淬硬功
于急难险重中磨砺担当之刃
激励机制催生内在动力,最终要在实践战场上见真章。武汉将精兵强将推向基层,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全面检验和提升干部的履职本领。
“从‘督问题’到‘解难题’,我成了服务AI产业的参与者。”挂职武汉市人工智能产业专班的宋阳感慨道。曾是市政府办公厅督查干部的他,经过5个月一线淬炼,从“AI小白”成长为能与企业家、专家深度对话的产业服务专员。
今年以来,武汉聚焦改革攻坚、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企业管理、急难险重、基层治理“六个一线”,推动干部下沉产业前沿、项目现场,在实干中转换角色、破解难题。目前,全市已选派403名干部挂职锻炼,20名干部援藏援疆,228名干部上下交流。
把精兵强将放到改革创新前沿。在青山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工作的李琳,驻京招引总部经济,探索“园区+会展+资本+基金”模式,成功策划银发经济投资交流会等活动;江夏区招商骨干甘甜克服“零基础”困境,10个月推动落地4家企业,追踪项目30余个。
推动有为力量扎根基层主阵地。市城管委胡汉金在武汉经开区城管局挂职期间,推动建成体育中心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将“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驻村“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等实践,让服务精准直达民生。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一线练兵既淬炼了干部担当作为的真本领,也催生了服务发展的真成效。随着一批批干部在“六个一线”实战中成长,充满活力的“雁阵力量”正为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力打造“五个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在全省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注入不竭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