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盛大的文化艺术盛宴,即将点亮城市金秋。10月1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武汉·有艺思”2025武汉艺术生活季将于10月18日至11月中旬举办。
本次武汉艺术生活季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指导,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长江日报社承办,将“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横跨戏剧、文学、美术、音乐、书法、摄影等多元板块的一系列文艺活动,走进社区、走进街头、走进广场、走进公共文化空间,深度融合文化、旅游、商业与消费场景,打造城市生活新样本,深度参与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
继2023武汉文学季、2024武汉书法季成功举办之后,2025武汉艺术生活季重磅来袭,旨在进一步推动武汉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通过“文艺×城市”的理念,向下扎根,向广融合,让文艺成为连接人与城市的桥梁,成为新时代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
8项重点活动上演,解锁艺术新体验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武汉市文联主席李修文介绍,2025武汉艺术生活季精心策划了8项重点活动。
“艺术生活戏剧周”将于10月18日至23日举行,邀请“爱丁堡前沿剧展”的优秀剧目走进街头巷尾,在平和坊、咸安坊打造“零门槛”公共剧场,让市民与游客轻松欣赏甚至参与演出,共享当代戏剧体验。
“艺术生活漫游计划”将于10月18日、19日、26日、27日及11月1日开展,将邀请多位艺术家和作家等参加,在平和坊、咸安坊等城市文化地标推出户外艺术市集,融合CityWalk,结合文学对谈、艺术沙龙等活动,让文艺元素融入市井生活和烟火街头。
10月25日,“张少华武汉方言大字展”将以书法演绎武汉方言,同期举办新书发布会和展览开幕式,借助动态光影等前沿技术植入街头巷尾,动态展出方言大字作品,推动书法对于城市的独特表达。
“武汉艺术生活诗乐现场”将于10月24日在多牛世界举办,邀请多位本土诗人和音乐人,通过诗歌与音乐跨界融合,呈现诗歌和音乐对于江城武汉的跨界融合表达,抒发城市“汉声”。
“武汉音乐地图”将于10月25日在江滩大舞台组织武汉“音乐之城”主题创作展演,发出城市之“声”,“唱”响大武汉。
“京剧票友大会”将于11月14日至28日在武汉及部分都市圈城市举办第九届武汉“江夏杯”京剧票友大会,强化与沿江城市戏曲团队的交流,打造专业性优、覆盖面广、引导力强和辨识度高的京剧票友大会,展现传统戏曲的当代魅力。
10月26日,“聚焦大武汉摄影作品展”将聚焦武汉历史文化和当代城市景观,在武汉中心书城举办摄影作品展,用镜头讲好武汉故事、展现武汉精神。
“武汉文学影视产业对接会暨2025武汉艺术生活季闭幕盛典”将于11月中下旬在长江日报演播中心举办,邀请知名网络文学作家、导演、制片人、作家、影视机构等聚焦文学影视转化,发布武汉文学推荐片单,推动版权合作与协议签署,架设多元化平台,构建武汉文学和影视的双栖表达。
2025武汉艺术生活季期间,活动主办方还将打造一档以“文艺×城市”为理念的互联网访谈节目《武汉·有艺思》,邀请多位文艺名家和青年艺术家等深入武汉、体味武汉、表达武汉,通过讲述与互动,以及在街头巷尾和人文地标的行走,挖掘武汉的城市魅力和文化积累,以文学的方式理解江城、致敬江城、推介江城。
形塑城市形象,让文艺成为武汉新名片
文化艺术是武汉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城市基因,同时是武汉人一以贯之的日常生活方式,更是武汉向全世界展示城市魅力的一种语言和介质。长江日报传媒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主办方将采取多项举措,持续扩大武汉艺术生活季的品牌影响力,让文艺成为武汉的城市新名片,让文艺产业成为驱动武汉发展的新引擎。
以“IP孵化与转化”深化文化产业融合。在“武汉文学影视产业对接会”上,将首次推出“武汉文学片单”,推动来自武汉本土或以武汉作为创作背景的一系列原创文学作品实现影视转化。届时,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国内主要影视平台和相关机构将现场签署合作意向,助力打通从文学到影视的快车道,为武汉文化IP注入强劲产业动能。
借文化艺术和旅游融合提升城市体验。在艺术生活季的各项活动期间,将精心策划一条“艺术打卡路线”,将平和坊、咸安坊等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多个城市人文地标串珠成链,积极为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营造城市文艺之旅的良好氛围,让大家在艺术漫步中深度感受和融入城市。
通过“国际视野引入”提升城市文艺形象。与“爱丁堡前沿剧展”达成深度合作,将引进环境舞蹈《被土掩埋的菠萝蜜》等多部全国优质剧目,植入当代戏剧的前沿创作理念与运营展演模式,并组织主创团队来汉与广大市民朋友现场交流。
在活动中创新“科技赋能艺术”的体验方式。将借助动态光影等前沿技术,以动态演绎的方式呈现张少华方言大字作品展,在百年建筑平和坊外立面呈现“老城新生”主题光影大秀。
在宣传和表达上广泛采取“全矩阵的跨媒体呈现”。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播,最大化地延展传播半径、提升传播效果,把“文艺×武汉”传送到广大市民群众和海内外游客的眼中、口中和心中,形塑武汉的城市形象,提升武汉的城市魅力。
彰显“年轻、在场、联结”独特亮点
与以往的文艺活动相比,本次武汉艺术生活季有哪些亮点?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武汉市文联主席李修文介绍,2025武汉艺术生活季锁定“年轻、在场、联结”三大坐标,让城市本身成为一件可行走、可交互、可共创的“活的作品”。
据了解,本次艺术生活季最大的突破在于“开放属性”——更具日常生活属性与公共文化生活属性,从“我来看”到“我来造”,从封闭场馆到开放城市,从文化消费到文化生产,让武汉艺术生活季从“观赏型”转向“体验型”,从“场馆内”走向“城市中”,真正实现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市民的深度融合,不是让艺术走进城市,而是让城市成为艺术本身。
具体来看,在跨界融合上,集戏剧、文学、美术、音乐、书法、摄影等多元形式在同一框架里“破壁”演绎,在呈现介质上也多有突破;在科技赋能上,将采用AIGC动态光影等前沿技术植入街头巷尾,把“看展览”升级为“玩展览”;在场景创新上,将拓展传统的舞台形式,让舞台不再有四壁的限制,把艺术“滴灌”进城市的缝隙和纵深;在全民参与上,将最大程度地缩短参与距离,通过“零门槛”戏剧、“即时即刻”光影交互等方式,让市民不再只是观众,而是成为集联合编剧、即兴演员和共享作者多重身份的创作者一员。
人人可参与,与艺术创作者零距离互动
本次活动秉持“艺术无围墙”的理念,致力打造一系列人人可参与、处处有惊喜的文艺盛会,让武汉成为一座值得流连的文艺之都。
广大市民和游客可以通过多元渠道积极参与本次艺术生活季。线下方面,可亲临汉口历史风貌区、平和坊、咸安坊等各类城市人文地标和公共文化空间,自由观赏街头戏剧表演、参观创意市集与光影艺术展等一系列文艺活动,全天开放、无需预约;线上方面,可以通过抖音、小红书、B站平台带话题#艺术点亮江城#,观看直播、参与短视频互动,实现活动的自由切换和跨域联动。除此之外,文学对谈与名家工作坊等现场活动,大家可以通过“大武汉”APP或官方微信公众号提前了解活动信息,还可以现场领取“艺术漫游护照”,在打卡集章后兑换专属纪念品。
发布会透露,2025武汉艺术生活季将邀请众多一线文艺创作者,满足市民和游客与喜爱的艺术家面对面互动的期待。多位来自国内外知名戏剧表演艺术家莅临街头剧场;年轻世代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多位画家将参与到艺术生活季中;著名书法家张少华将在“方言大字展”上呈现书法表达城市的另一种方式;来自全国的多位著名作家和武汉本土代表性作家将在多家书店等地举办新书分享会和读者见面会;“武汉文学影视产业对接会”将邀请匪我思存等多位著名网络文学作家以及著名导演、制片人、各大影视平台负责人,共同探讨文学IP的影视转化路径。此外,“艺术市集”等活动也汇集了来自武汉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各个协会的艺术家。
(长江日报记者叶飞艳 秦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