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襄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孟艳清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襄阳经济总量四年实现两连跳,在2021年和2024年分别突破5000亿元、6000亿元,连续7年位列全国城市50强。
在产业上,襄阳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制造实现零的突破,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提升至40%以上,成为全省唯一、全国7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之一,去年首次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50强。国内知名度持续扩大,全年接待游客连续两年突破1亿人次。
“十四五”期间,襄阳区域引领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全市铁路通车里程达到873公里,呼南高铁襄荆段开通在即,形成五向高铁格局(武汉、西安、郑州、重庆、荆门五个方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29公里,建成“三纵两横一环两支”高速公路网;汉江襄阳段航道建设融入长江和“汉湘桂”两大黄金水道,实现千吨级船舶通江达海,有望在“十五五”中期达到2000吨级的通航。
产业协同方面,襄阳会同武汉、十堰和随州打造“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联合宜昌、荆门、荆州共建“国家级磷化工循环产业集群”,引进总投资200亿元的兴发保康谷城磷化工产业园、总投资300亿元的湖北联投磷煤氟产业基地等一批重量级项目;携手随州率先建成全省首个跨市域新型电力系统,实现新能源在鄂北地区就地消纳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