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空心村大变样多名青年返乡创业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王永胜通讯员席想楼张翔 在湖北省罗田县苍葭冲,提起丁汗平的名字,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8月10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这位从统计局局长退休回乡的老干部,倾听他如何用一把扫帚、一份执着,带领村民将昔日“脏乱差”的空心村,蝶变为“荆楚家学第一村”的暖心故事。 2008年,刚退休的丁汗平回到家乡时,村里垃圾遍地,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不能看着家乡就这样没落。”他找来6位老党员,成立了“七人议事小组”。 改变从一把扫帚开始。丁汗平带头拆了自家猪圈,一个月内47处违建全部拆除。他制定了简单的村规:每家负责门前卫生,每月评比“最清洁户”。6年坚持下来,村里通了自来水,装上路灯,铺了水泥路。 苍葭冲的名字源自《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元朝末年,丁氏先祖为避战乱从江西迁居至此,耕读传家七百余年。这个小山村曾走出3位进士、2位举人、56名秀才,新中国成立后又有200余人考上大学,被冠以“荆楚家学第一村”的美誉。 丁汗平组织修复了苍葭书院,重启中断多年的“开笔礼”传统。村民张俊琼原本是个普通农妇,现在能背诵5500字的讲解词,成了村里最受欢迎的导游。 2016年,丁汗平发动村民成立合作社。村民可以用现金、房屋、土地或劳动力入股。如今村里有23家农家乐、10个文创工坊,去年接待游客10.7万人次,收入310万元。合作社把10%的利润用于帮扶困难家庭和奖励优秀学生。最让丁汗平高兴的是,20多个年轻人陆续返乡创业。37岁的丁国民放弃城里生意,回来经营民宿。“看到家乡变好了,就想回来做点事。”他说。 现在,村里成立了乡风文明理事会、妇女议事会。曾经沉迷打牌的村民,现在忙着经营生意、学习手艺。丁汗平说:“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如今,年过七旬的丁汗平依然坚持每天巡视村庄,望着络绎不绝的游客,他欣慰地说:“一把扫帚,扫出了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