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教育 财经 房产 商会 三农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仙桃 前服装老板返乡种菜 合作社把西兰花销往海外

湖北日报 2025-07-21 10:10:31

7月3日,仙桃市通海口镇向阳村西兰花育苗基地里,一位皮肤黝黑的汉子抓起一把碎土,在手心搓了搓:“这个月把田整好,下个月进苗,到了春节,又可以漂洋过海卖个好价钱。”

他是天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蒋贞雄。9年前,他把经营多年的服装店转手,带着攒下的积蓄回到家乡。“看到荒田就觉得可惜,我琢磨着用做服装生意的经验和劲头来种田,说不定能干出点名堂。”带着对土地的眷恋,他开启了自己的转型之路。

“服装既要赶俏追新,又要量体裁衣,种田也是如此。”回归之初,面对传统种植模式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不足等诸多难题,蒋贞雄一头扎进新技术研究、新品种引进以及种植新模式的探索中,最终选定了西兰花这一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

可当他把“种蔬菜”的想法告诉乡亲,回应更多的是摇头:“投资大,市场不明朗,干得成?”没人相信这个没有种田经验的人能“玩转”庄稼地。

蒋贞雄没打退堂鼓。他揣着笔记本扎进了田间——白天跟着老农学看土性,晚上在灯下翻农业技术书。

2019年春,几辆装满钢架的卡车开进了村,蒋贞雄要建大棚育苗基地的消息在村里传开了。“搭个棚子要多花那么多钱,这钱扔地里能响吗?”质疑声再起,他索性带着村民蹲在刚搭好的育苗棚里搞试验:温度计挂在苗床上方,湿度计揣在兜里,连浇水都用带刻度的桶。

“小苗就像娃娃,冷了热了都不行。”他把育苗技术编成顺口溜教给村民,谁家的苗出了问题,一个电话他就骑着电动车赶过去,蹲在棚里手把手教。没多久,村民们看着自家棚里齐刷刷的菜苗,终于信了他“懂行”。

从育苗温度、湿度的精准控制,到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施肥的技巧,他毫无保留地向乡亲们分享,一步步消解大家的疑虑。

解决了育苗难题,蒋贞雄又将目光投向了产业链的更远方。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经营市场化和蔬菜种植销售一体化目标,蒋贞雄在硬件设施建设上花起了心思,两座6000立方米的冷库拔地而起。去年,合作社再添烘干车间,硬是把2000吨西兰花的“保鲜期”攥在了手里。

“以前菜农看天吃饭,现在咱看订单下种。”他说,有了冷库,收购商带着现金排队等货,价格比地头价高出三成。

在完善硬件的同时,蒋贞雄带领技术员在大棚里搞起“实验”。从土壤的肥力变化、作物的生长周期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技术团队白天记生长数据,晚上算收益,最终摸索出“西兰花三季无缝轮作”的门道,经济效益在原有基础上提高30%—40%。

上半年种西瓜,下半年育西兰花苗,村民丁红兵算了一笔账:“跟着蒋理事长干,新模式种植的土地,每亩毛利润增加了1400元。”

更让乡亲们振奋的是,去年,合作社的西兰花装上了集装箱,一路卖到了欧美、日韩。在蒋贞雄的带动下,西兰花种植面积扩大至6000多亩,累计为周边农户增加纯收入800多万元,带动1000户乡亲就业增收。

  责任编辑:中华网湖北0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