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银行 房产 保险 财经 创投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承接国际领先光刻胶产品生产 仙桃迈向全国半导体材料主供基地

湖北日报 2025-05-21 09:37:21

5月,鼎龙(仙桃)半导体产业园,光刻胶产品生产进入规模放量阶段。

光刻胶,被认为是芯片制造的命门,过去全球九成以上市场被日本等少数国家垄断。

今年1月,总部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龙公司)自主研发、量产高端晶圆光刻胶,入选湖北“61020”全链条攻关成果。该公司成为国内唯一成功开发出半导体晶圆光刻胶、半导体显示光刻胶、半导体封装光刻胶三大光刻胶的企业。

研发在武汉,生产在仙桃。在鼎龙公司“主引擎”推动下,仙桃正在迈向全国半导体制造产业、面板显示关键材料的主要供应基地。

全国首条千吨级光刻胶生产线

时间回到2023年11月16日,鼎龙(仙桃)半导体材料产业园投产。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鲁瑾评价,这将提高我国电子材料的国产化率,促进我国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技术进步。

当天,园区内一条千吨级半导体显示光刻胶PSPI产线正式建成投用,这是全球第二家、全国第一家。PSPI(光敏聚酰亚胺)是一种高分子感光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OLED(有机发光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高端领域。

步入该生产大楼,宽敞的车间里,或粗或细的金属管道密密麻麻,连接着或大或小的反应釜。中控室里,几名技术人员在电脑前操作鼠标。车间里静悄悄,只见指示灯闪烁,看不到人影。

“所有阀门的数据都通过物联网传输到中控室,不再靠工人凭经验作业,数字化调控更加精准。”鼎龙公司副总经理任骥麟介绍,园区建设时,使用了700公里长的仪表电缆、120公里长的电气电缆、1300个智能气动阀门。

2024年,这条千吨级半导体显示光刻胶生产线实现量产。“近20种国产手机OLED屏搭载了我们的产品,基本实现所有品牌全覆盖。”任骥麟说。

一个产业园就是一条产业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发现,年产千吨柔性显示光刻胶PSPI项目、年产万吨化学机械抛光液及配套材料和年产万吨纳米研磨粒子项目,分布在3栋相对独立的大楼内,彼此通过管道相连,形成配套。

任骥麟介绍,该公司持续进行供应链自主化,已实现上游核心原材料的国产供应或自制替代。

武汉出成果,仙桃产业化

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手机芯片,布满20亿颗晶体管。如此精密的器件,生产中要经过切割、打磨,如何保证不受伤?

“这就需要用到我们生产的研磨粒子和抛光液。”任骥麟形象地打比方,研磨粒子和抛光液就像人们常见的“砂纸”,将芯片打磨得轻薄、小巧。为了制造高标准的芯片,生产“砂纸”的原材料要求也相当苛刻。

走进园区的一个车间,一个盛满水的玻璃容器引人注目。“这可不是普通的自来水,而是超纯水。”任骥麟提醒。

自来水中含有钠、镁等40多种金属离子,都会影响芯片的纯度。为此,园区专门新上一条生产线,对自来水进行多级提纯、筛除杂质,让金属离子的浓度达到百万分之一级别。8条抛光液生产线先用超纯水冲洗,再通过生产物料清洗,到正常投产花了近2个月。

无论是生产“砂纸”,还是自来水提纯,都离不开科研。鼎龙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七大技术平台,以及500多人的创新研发团队,包括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40余名博士、200余名硕士。

“仙桃是鼎龙公司在全省最大的新材料生产基地。”任骥麟说,该公司武汉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经过前期孵化,将在仙桃产业化中产生价值,实现经济效益。

一墙之隔,湖北新蓝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项目正冲刺本月底投产。届时,两园区将实现配套,发展循环经济:新蓝天为鼎龙公司纳米研磨粒子提供上游原材料,鼎龙公司生产的产品副产物电子级甲醇,又回到新蓝天,为其提供生产原料。据测算,此举每年可节约运输成本近亿元。

眼下,鼎龙公司正聚焦先进功能材料的底层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产学研用结合,产业链上下游结合,协同创新。

仙桃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鼎龙公司为当地搭建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武汉乃至全国半导体制造产业、面板显示关键材料的主要供应基地建设筑牢根基。

“从洽谈到签约仅用时2周,从建设到投产仅用时15个月。”当地服务项目建设的“鼎龙速度”被津津乐道。

  责任编辑:江飞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