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银行 房产 保险 财经 创投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武汉向“新”生长

中华网湖北 2024-09-30 08:12:06

当前

武汉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赋能高质量发展

长江日报推出

《新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刊

展现武汉

抢占新赛道、迈向新通衢、擦亮新底色

的担当作为

武汉蓝天如洗,白云悠悠,光谷未来科技城的仿生建筑“马蹄莲”在蓝天白云下绚烂多彩。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武汉蓝天如洗,白云悠悠,光谷未来科技城的仿生建筑“马蹄莲”在蓝天白云下绚烂多彩。长江日报记者高勇摄

向“新”生长

今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

中国人民75年奋斗不息,成就了波澜壮阔的东方传奇。中国每一步前进,都伴随着开创而来。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实现现代化,没有先例可循,必须走一条新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今天,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人民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新的气象正在展开,新的特质更加鲜明。

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开启了无止境的星辰征途。

阔步新时代,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中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引导中国开启以创新和科技进步赋能经济发展的变革之旅。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强调,如果我们每一座城市、每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每一家科技企业、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武汉正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

既基于“国家所需”,也立足“武汉所能”,武汉围绕13个细分领域布局“未来”:未来显示、人形机器人、元宇宙、未来网络、量子科技……

抢占新赛道、迈向新通衢、擦亮新底色。

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武汉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

抢占新赛道

向“新”生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作为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是武汉发展后劲的关键支撑。

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在武汉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一批重大科创平台加速落地,产业创新“裂变”不断激活,科教人才优势正加快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在深空,“武汉一号”卫星在太空俯瞰满城“国旗红”;在深地,中石化钻出亚洲陆地最深水平井;在关键核心攻关领域,中国光谷企业发布全球速率最高的光模块之一……

立足“2万亿”新起点,站在产业发展的风口浪尖,唯有抢占新赛道,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才能突出重围。武汉以科技创新攻坚闯关,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彰显新时代重镇担当。

“武汉一号”在太空俯瞰满城“国旗红”

紧急情况无人机5分钟内到现场

光通信“心脏”居全球领先水平

7纳米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闪耀国际车展

不断刷新纪录钻万米深井探宝藏

迈向新通衢

向“新”生长

武汉区位优势得天独厚。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考察武汉新港阳逻港区,留下了殷殷嘱托:“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武汉以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城市为契机,提出全力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积极融入“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重塑“货到汉口活”。

武汉正加快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不断完善枢纽链接功能,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时代内陆开放高地。

一个月内开通两条北欧物流通道

天河机场第三跑道投用在即

武汉药企在非洲实现药品“本土造”

氢能重卡在“加氢大走廊”上跑得欢

“首发经济”引领市民生活新潮流

擦亮新底色

向“新”生长

武汉是全球唯一人口超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中国有很多城市像武汉一样,同湿地融为一体,生态宜居”。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长江武汉段水质已稳定保持在二类,为20年来最优,长江江豚逐浪频现武汉,万千鸟类诗意栖居天兴洲。

眼下,武汉正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

加快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武汉正在实践中探索创新。

40个小微湿地现身家门口

昔日排放大户“卖碳”盈利数百万元

小流域治理让新洲潘塘土河水质升级

最美马拉松赛道穿越花海跨江越湖

百年纺织企业入列武汉首批“无废工厂”

(长江日报出品记者:吴曈李佳陈智徐丹汪甦刘海锋李琴龙彬明眺生金文兵徐璐汪文汉通讯员:孙蕾胡昕吴丽萍张科王珂陈鹏汪芳玲余祺伟杨海垚陈靓菁黄鑫参与采写:雷心蕊图片处理:胡欣制作:曹欣怡朱晨颖余梦菲)

  责任编辑:HB06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