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秒结算、家长远程充值、菜单提前知晓……如今在竹溪一中的午餐时段,这样便捷省心的用餐场景已成常态。高一学生小李的切身感受——“不用带卡、不用排队久等,爸妈还能随时帮我充值”,正是学校数字食堂建设成效的生动注脚。自启动数字食堂升级工作以来,竹溪一中紧扣“智慧化、透明化、高效化”核心目标,将前沿科技与校园餐饮服务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食材溯源、餐品供给、用餐体验”的全链条智慧管理体系。这一升级不仅让食堂管理更精细、师生用餐更安心,更打通了家校联动的关键节点,全方位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幸福”。
一、智慧化服务:破解用餐“堵点”与充值“痛点”
传统食堂普遍存在的排队久、结算慢、充值不便等问题,曾是影响师生用餐体验的关键症结。为此,竹溪一中以智慧化升级为抓手,引入智能服务,打造高效便捷的用餐生态,让“用餐难”问题迎刃而解。
在结算效率提升上,食堂各窗口均配备高清人脸识别设备,师生无需携带饭卡,只需面对设备完成身份核验,即可同步实现费用扣除,单餐结算时间被压缩至1秒内。这一智慧化改变直接让高峰时段排队时长减少60%,彻底告别了过去“排长队、找零钱、忘带卡”的尴尬场景。
针对家长关心的充值与监管问题,学校搭建“家长远程充值”智慧服务体系,实现全校师生全覆盖。家长只需通过手机绑定“智慧食堂”关联服务端口,就能实时查看孩子的用餐消费记录,根据实际需求远程为孩子充值,无需再专程到校或让孩子携带现金。这一智慧化功能既保障了资金安全,又让家长随时掌握孩子用餐情况,成功解决“充值难、监管难”问题,赢得家长群体的广泛好评。
二、透明化监管: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食品安全是校园餐饮的生命线,也是家长关注的核心焦点。学校以透明化监管为核心,借助数字化手段搭建起“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流程可追溯体系,让每一份餐品的流转与制作都“晒在阳光下”,切实守护师生饮食安全。
食材采购数字化:与资质达标供应商建立线上合作平台,所有食材采购订单、检验报告(如农药残留检测、肉类检疫证明)均实时上传至管理系统,学校后勤部门可随时核查,杜绝不合格食材流入食堂;
加工过程可视化:在食堂操作间、仓库、留样区等关键区域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师生及家长可通过相关服务端口进入“透明厨房”板块,实时查看食材清洗、烹饪、留样等全环节操作,实现“阳光操作、全程监督”;
台账管理电子化:取代传统纸质台账,食材入库、出库、库存结转、餐具消毒等数据均自动录入系统,生成可追溯、可查询的电子台账,便于监管部门检查与学校自查,做到“每一份食材都有记录,每一个环节都可追溯”。
三、高效化供给:优化餐饮服务与成本管控
依托数字食堂积累的消费数据、菜品反馈等信息,学校精准对接师生需求,让餐饮服务更具针对性和人性化。
需求分析精准化:通过定期统计菜品剩余量、师生及家长评价等数据,定期分析餐饮需求趋势,淘汰受欢迎度低的菜品,根据季节变化、学生口味偏好,推出“低脂套餐”“营养均衡餐”等个性化餐品,满足不同群体饮食需求。
成本管控精细化:通过食材消耗数据精准核算成本,优化采购与烹饪流程,减少食材浪费,食堂食材损耗率较升级前下降15%,同时稳定餐品价格,在保障餐饮质量的前提下,切实维护师生权益。
“数字食堂”建设是竹溪一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实践,以解决师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从破解用餐堵点、筑牢安全防线到优化餐饮供给,用数字化手段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收集师生及家长反馈,不断优化数字系统功能,让智慧餐饮持续赋能校园生活,为师生提供更便捷、更安心、更优质的餐饮服务,进一步搭建家校共育的坚实桥梁。(通讯员:吴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