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同步第八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引入中国先锋艺术家赵半狄的《涓》熊猫艺术装置,成为该展览武汉地区三大分展地之一。学校同期举办第十八届成才感恩节暨“涓·秋·艺”系列活动,以艺术为纽带,通过学科实践、校企合作与学生共创,打造了一场兼具国际视野与人文温度的美育盛宴,生动诠释学校“育人为本、应用为先、创新为魂”的办学理念。

以展促教:学科优势赋能美育实践
作为活动核心,赵半狄《涓》熊猫装置展以熊猫“涓”为符号载体,将艺术表达与育人目标深度融合。展览落地校园的同时,学校依托学科特色推出两大平行展览。艺术设计学部的“金秋艺术展”以落叶为媒介,师生们创作兼具环保理念与实用价值的服饰作品,将自然美学融入服装设计,践行“应用为先”的实践导向。数字传媒学部的“光语镜置”利用光影交互技术打造昼夜变幻的沉浸场景,展现数字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创新探索,呼应“创新为魂”的学科发展路径。学生在参与策展、布展过程中,通过跨专业协作完成装置搭建、视觉设计等任务,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艺术设计学部主任熊兆飞表示,展览既是对学生跨学科协作能力的实战检验,也是对教学成果的立体化呈现。师生在策划“金秋艺术展”时需综合运用汉绣技艺、再生纤维处理等技术,将落叶编织成兼具地域文化特色与市场潜力的服饰作品。这一过程不仅验证了教学成果的实效性,更展现了学校非遗活化、美育浸润的教学特色。
以艺育人:传统文化与时代课题共振
11月8日起,学校推出“游园寻梦图:一方一印记”互动活动,通过荆楚纹样艺术墙、古风轻纱伞打卡、非遗漆器髹饰体验等环节,引导学生探索艺术与生活的联结。其中,落叶拱门、荆楚纹样艺术墙等设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景观,彰显“以文化人”的美育理念。活动依托社交媒体发起挑战赛,鼓励学生分享创作感悟,传递青春视角下的文化传承思考。
这一系列设计呼应了学校“1+6行动计划”中“党建引领美育创新”的要求。长期以来,学校积极搭建平台,创新推行“四统一+一示范”教育模式,通过统一教材、师资、管理和考核标准,打造示范性课堂,将荆楚漆器髹饰、汉绣纹样等非遗技艺融入课程实践环节,使理论学习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艺术创作。同时,学校积极构建“行走的思政课”育人体系,组织师生赴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分馆等地开展红色印记寻访,将安塞腰鼓与革命民歌融入运动会方阵表演,让学生在互动展演中感悟家国情怀。
以创促新:校企共筑应用型人才孵化平台
作为湖北省应用型高校代表,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近年来深化产教融合,此次展览正是校企协同育人的缩影。赵半狄熊猫IP曾亮相巴黎东京宫、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等国际舞台,其跨界经验为设计学科提供实践范本。学校同步启动“艺术+”产学研项目,联合本地文化企业共建数字艺术实验室,推动学生作品向文创产品转化。
数字传媒学部主任叶佑天表示,展览不仅展示艺术成果,更是一次真题真做的教学实践。围绕熊猫“涓”的生态主题,将数字交互技术融入环境装置设计,完成了光影互动场景的搭建与调试。过程中,他们需解决材料适配、技术集成等问题,最终实现了课程理论与项目落地的无缝衔接。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7日。学校始终以培养有文化底蕴、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此次三展联动,既是美育成果的集中呈现,更是服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起点。学校将持续深化“学科+产业+文化”三维育人模式,探索艺术赋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为长江经济带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通讯员:崔赢艺 吴婷 苏祖安 张馨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