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实验室发生模拟盐酸泄漏,启动应急响应!”随着警报声响起,全员迅速进入应急状态。这一幕发生在湖北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中。

10月28日下午两点,湖北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无机实验室模拟了一场“浓盐酸溶液泄漏”突发事件。一名实验员在转移试剂时模拟操作失手,盛放浓盐酸的容器应声跌落。容器破裂,模拟盐酸泄漏。参演人员迅速进入应急状态,有人立即指向地面示意“泄漏区域”,有人快速模拟启动洗眼程序,现场联络员第一时间拨打电话上报险情。


“无机实验室发生模拟盐酸泄漏,启动应急响应!”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负责人现场指挥的命令清晰有力。保卫处人员带着警戒线冲入现场,迅速划出危险区域;校医院医护人员提着急救箱赶到“伤员”身边;应急处置人员规范穿戴好防护装备,手持中和药剂进入核心区。整个实验室里,人员疏散、现场警戒、医疗救助、泄漏处理等环节有序展开,各部门配合默契,完整呈现了从事故突发到有效控制的应急处置全流程。


随后,在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大楼的灭菌室内,演练模拟了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两级险情。第一阶段,设备温度升至138℃、压力达0.26MPa,双双超限,操作人员立即尝试切断热源、手动排气,现场气氛紧张。紧接着险情升级:温度失控飙至150℃,安全阀却意外失效。“报告!安全阀失效,可能破裂!”实验员的呼喊迅速触发应急链条。从实验室指导教师、学院安全负责人到学校应急小组,信息被逐级上报。演练启动后,实验室指导教师迅速疏散人员、封锁现场,并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经风险评估后,各组分工协作,后续风险控制与调查工作高效展开。整场演练井然有序。

为确保演练既贴近实战又安全规范,湖北工程学院在演练前期特别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程灵教授,为参演人员及观摩师生开展指导。程灵教授围绕“实验室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步骤”“高压设备险情识别与初期控制”“应急防护装备正确穿戴方法”等核心内容展开讲解,明确演练中的安全禁忌与操作规范,为演练安全有序进行提供专业支撑。

此次演练,不仅让师生练就了“遇险不慌、处置有方”的硬本领,更将“实验室安全无小事”的理念深植人心。据悉,湖北工程学院始终以“人防+技防”双轮驱动,持续织密校园实验室安全防护网,为科研教学活动保驾护航。(通讯员:张欣怡 袁雨欣 摄影:熊梅丽 郭闻博 宋宇昕 田艳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