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蕴廉意,尺素丹心寄清风。”近日,由湖北工程学院纪委主办、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清风润湖工 家书抵万金”清廉家书征文大赛圆满落幕。此次比赛,共征集原创家书作品480篇(含23份手写稿),最终评选出特别奖4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及优秀奖30名,勾勒出家庭廉洁传承的生动图景。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退休教师陈丁堂在给儿子的家书中,以于谦《石灰吟》共勉,叮嘱其“居安思危,以‘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筑牢思想防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袁雨欣在《瓦刀与布尺里的清风》中,通过父亲的瓦刀、母亲的布尺,讲述“砖歪了能重砌,人腰杆弯了就直不起来”的家风传承;工会卢磊老师在《写给女儿的信》中,借包拯“不持一砚归”的故事,告诉女儿“清廉是人生最珍贵的‘传家宝’”。
这些家书中,既有长辈对晚辈的廉洁嘱托、配偶间的守廉承诺,也有学生对家人的感恩与廉心共鸣。新技术学院学生冯建文在《铁皮饼干盒里的月光》中,记录父亲拒绝私拉电线、母亲主动退还多收货款的小事,“爸妈没读过多少书,却用行动教我‘不贪小便宜,才睡得踏实’”;“飞行要平安着陆,人生的道路上更要平安着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唐一纯在给身为空军军官的丈夫的家书中,以“权力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私用”叮嘱丈夫,在征兵、国防动员等工作中严守法纪底线、抵制诱惑,以清正家风守护家庭安宁与国防事业纯洁,愿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强军路上行稳致远。
不同于传统廉政教育的严肃形式,此次活动以“家书”为纽带,用人文关怀消解距离感。考虑到离退休教师手写家书的习惯,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收取稿件并扫描存档;部分获奖家书还被配上毛笔书法,在评选时更添温情。
离退休处邓绍伟老师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写给儿媳孙辈的信》中,叮嘱儿子“过好法律关、党纪关、道德关、金钱关”,其对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引发评委共鸣;不少教职工家属在作品中写道,“以前觉得‘廉洁’是爱人的事,现在才知道,我们也是‘清廉家庭’的一份子”。这种“以情带廉、以廉润家”的方式,让活动不仅是一次征文,更成为一场覆盖家庭的廉洁对话。
“一封家书,连接的是亲情,传递的是廉心。”校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25年4月校党委印发《湖北工程学院清廉建设“五廉行动”活动实施方案》以来,学校以“上廉课、抒廉意、修廉德、守廉行、倡廉风”为核心,联动多部门推出系列廉洁文化活动,形成“干部清廉从政、教师清廉从教、职工清廉从业、学生清廉修身、校园清廉文明”的良好生态。(通讯员:雷梦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