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教育 财经 房产 商会 三农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武汉工程大学:听涛共同缔造青年团赴崇湖调研探寻流域治理新路径

中华网湖北 2025-09-10 16:57:42

近日,武汉工程大学听涛共同缔造青年团奔赴荆州市公安县崇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社会实践调研。此次调研聚焦崇湖在流域治理中“生态治理与法治保障相结合”的实践经验,以小流域为切入点探索生态保护与法治建设的协同新路径,旨在深入学习其综合治理模式,汲取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调研中,实践团与县环境局工作人员及崇湖湿地公园张站长深入交流,系统了解到崇湖“生态+法治”的治理现状。在生态治理层面,崇湖创新采用“田-渠-塘”生态处理模式,通过多组净化渠层层过滤水质,成功将水体从V类提升至IV类;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据悉,最新数据显示园区共有164种鸟类,2025年还新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随着栖息地持续优化,候鸟呈现“来得早、留得久”的良好趋势。而这一系列生态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坚实的法治保障,崇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为核心,结合地方配套管理办法,构建了“县环保局牵头+湿地公园执行+群众参与监督”的法治管理体系。划定湿地生态保护红线,严禁破坏湿地地貌的行为,还开展常态化污染排查执法,同时通过宣传引导,让周边居民明晰生态保护的法律责任与义务,真正实现“共同缔造”的治理理念。

“生态+法治”模式的良性循环不仅带来了“绿水青山”,更是带来了“金山银山”。2024年至2025年,崇湖日均游客量约100人,节假日峰值达500至600人,游客增长直接带动周边民宿经营、地摊经济繁荣,既守护了生态底色,又拓宽了居民增收渠道,印证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治理结论。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以前总觉得生态治理只是‘种树治水’,这次才明白,没有法治的‘硬约束’,生态修复很难长效。”成员李树晴说,在了解到当地通过执法杜绝周边企业偷排、引导居民规范开展生态旅游后,真切感受到“刚柔并济”的治理智慧。更有实践团成员提到,看到曾经的劣V类水体变清、珍稀鸟类回归,再对照当地完善的法治管理流程,深刻认识到“生态与法治是流域治理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这为自己今后参与环保实践提供了全新思路。

今天的崇湖正朝着“生态美、百姓富、产业强”的目标稳步迈进。未来,实践团计划持续关注崇湖生态修复进程,系统整理调研数据,总结崇湖经验,为长江中下游同类湿地治理提供参考,以青春力量助力生态保护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通讯员:唐晨宸、李树晴、蔡灵燕)

  责任编辑:黄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