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教育 财经 房产 商会 三农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武汉工程大学听涛共同缔造青年团赴茅塔河调研:解锁“生态+法治”流域治理新密码

中华网湖北 2025-09-10 14:24:35

近日,武汉工程大学听涛共同缔造青年团十堰分队走进十堰市茅箭区泗河湿地公园,沿主流探支流,深入茅塔河流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此次调研聚焦茅塔河综合治理中“生态治理与法治保障相结合”的实践经验,以小流域为切入点探索生态保护与法治建设的协同路径,旨在系统学习其治理模式,为同类流域治理汲取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调研中,实践团通过与当地工作人员交流、实地走访观察,清晰梳理出茅塔河“生态+法治”的治理脉络。在生态治理层面,针对曾面临的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直排等生态难题,茅箭区创新动员群众参与进来。设立生态管护公益岗明确岗位职责,组建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参与治理,开通监督热线畅通问题反馈渠道……曾经“袖手旁观”的村民,如今主动投身河道清理、绿化维护与日常监督,实践团在现场便看到村民自发清理河岸垃圾的场景。而这一系列生态举措的落地,离不开法治的坚实支撑,当地以《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为核心,配套出台茅塔河流域生态管护的相关实施细则,明确流域生态保护红线,规范公益岗选聘、志愿者管理及监督热线响应流程;同时通过村规民约与法治宣传相结合,让村民明晰参与生态治理的权利与义务,确保群众参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治理“一阵风”。

如今“生态+法治”的协同效应已充分显现,流域内新增湿地植被面积120亩,鸟类种群数量增加20余种,生态退化风险彻底扭转;沿岸村庄依托清洁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植,村民年均增收超3000元,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群众增收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共赢。这一成果也印证了“生态治理是基础,法治保障是底线”,唯有二者结合,才能让小流域治理既有“活力”又有“定力”。“以前总觉得生态治理是‘靠人干’,这次才发现,‘有人干’的背后是‘有法管’。”实践团成员在调研后深有感触,“看到村民从‘站着看’到‘跟着干’的转变,再了解到每个治理环节都有细则规范,我们真切明白,没有法治托底,群众参与很难长久,生态成果也难巩固。”另一位成员也表示,茅塔河的实践打破了“生态治理只讲情怀”的认知,让大家意识到法治是生态保护的“稳定器”,这为今后参与环保实践提供了全新视角。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法治”的模式促使茅塔河,正朝着“生态更美、百姓更富、治理更优”的目标稳步迈进,为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更鲜活的示范样本。未来,实践团将把此次调研收获融入专业学习,尝试结合环境工程、法学等专业知识,为小流域治理提出更具针对性的青年建议。(通讯员:唐晨宸、岳展翼、蔡灵燕)

  责任编辑:黄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