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武汉学院星火志愿服务队在红安县杏花乡郭受九村开展的暑期“爱心托管班”顺利结营。结营仪式以成果展示、表彰颁奖、书信传递等环节,回顾了志愿者和学员们一个月的成长之旅。红安县团县委学少部负责人吴德麒、武汉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陈惠紫、郭受九村主任郭斌、红安县善缘之家公益团队负责人肖爱荣出席活动。全体志愿者、学员及家长代表参加活动。
“孩子们的笑容是乡村最美的风景,希望这份温暖能延续下去。”郭斌充分肯定了本次暑期爱心托管班在丰富儿童假期生活、减轻家庭负担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对红安县志愿者协会善缘之家公益团队的倾力支持和武院星火志愿服务队的十名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表达感谢。
结营仪式上,孩子们通过手工成果展和文艺表演展现了托管期间的收获。黏土捏塑的卡通形象、废旧材料改造的环保手工,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的巧思;随后,全体学员合唱《彩虹的微笑》,清澈的歌声传递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为激励孩子们的成长,活动特别设置表彰环节。村委会与志愿者们为表现优异的学员颁发奖品。学员代表秦梓彤在发言中说道:“在这里我学会了分享和坚持,谢谢志愿者老师们教会我这么多知识!”
在“书信传递”环节,学员们用质朴的文字,传递着内心深处的感恩与爱意。一封封书信,承载着学员们最真挚的情感。有的孩子写给爷爷奶奶,回忆着与他们共度的温馨时光,感谢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有的写给父母,倾诉着平日里难以言说的思念,让父母看到自己的成长;还有的写给志愿者,感谢他们在托管班期间的悉心教导与陪伴。这一环节,让收到信件的亲人和志愿者们深受感动,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彼此的心灵,为这个暑期增添了一抹温馨而动人的色彩。
志愿者袁倩如是说:“在为期一个月的志愿服务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不易与意义。面对资源有限的乡村学生,我学会了用创意弥补条件不足——比如用游戏教学激发兴趣,用废旧材料制作教具。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到主动提问,让我意识到耐心与鼓励的力量。”
据悉,本期爱心托管班以“七彩课程”为主题,设计“七彩七模块”课程体系,包括红色思想引领、橙色安全自护、金色学业辅导、绿色身心健康、青色亲情陪伴、蓝色文化传承和紫色艺术素养,惠及50名留守儿童及务工家庭子女。
未来,红安县志愿者协会善缘之家公益团队和武汉学院星火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都将继续携手基层村镇,深化公益托管服务,为乡村儿童托起更广阔的成长天空。(通讯员:陈书囡 图:叶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