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深入武汉市南湖综合生鲜市场,开展“蔬菜保鲜技术推广与邻里市集助销”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分组深入市场一线摊位,向菜农面对面传授科学保鲜技巧,以实际行动助力农产品减损增效、促进农户增收。
现场教学:五种“接地气”保鲜法手把手传授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一户一策、一菜一法”精准服务模式。基于前期调研成果,博士团精心筛选并现场推广了5种兼具高效、低成本与易操作性的保鲜方法,包括湿布覆盖法、小苏打抑菌法、茶多酚抑菌法、根部保湿法及间歇喷雾法。团队成员不仅详细讲解原理,更现场示范如何根据各类蔬菜特性灵活选用适宜技术。
小苏打抑菌,莲蓬也能“冻龄”
高怡介绍小苏打抑菌法
在莲蓬摊位前,成员高怡手持喷壶,将稀释的小苏打溶液均匀喷洒在莲蓬表面,并向摊主刘阿姨讲解原理:“小苏打能中和腐烂产生的酸性物质,有效抑制杂菌生长,特别适用于莲蓬这类易变质的蔬菜。”刘阿姨听后连连点头,当场效仿,将自家剩余的莲蓬进行了处理。
湿布+根部保湿,叶菜“颜值”不掉线
菜农实践保鲜方法
在叶菜区,团队成员孙梦慧现场示范指导:用保湿布覆盖菠菜,并以无纺布包裹香菜根部后置于透气塑料筐中。一位摊主感慨:“以前蔬菜一萎蔫就无人问津,现在用了你们的方法,卖相新鲜了,销量也明显提升!”
口袋指南:《蔬菜保鲜手册》随学随用
菜农翻阅保鲜手册
为确保技术“落地生根”,博士团精心设计并印制了图文并茂的《蔬菜保鲜手册》,在活动现场逐摊发放,实现“一户一册,随学随用”。手册秉持“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原则,将10余种常用保鲜技术提炼为“一页一法”的口袋指南,辅以实拍操作步骤图与关键注意事项,便于菜农随时查阅。“这手册太实用了!”接过手册的摊主王师傅边翻阅边称赞,“像我们这样凌晨进货、白天守摊的,根本没时间记复杂步骤。有了它,按图操作就行!”手册中还特别标注了适用蔬菜种类及禁忌混放提示,有效避免技术误用。
持续赋能:贴标回访+电子手册,让技术“长”在菜场
菜农贴实践点标识贴纸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菜农们踊跃参与实操演练。博士团成员为每个参与摊位张贴了“保鲜技术实践点”标识贴纸,为后续跟踪回访与效果评估奠定基础。多位摊主表示,这些实用技术不仅经济便捷,更能切实解决保鲜难题,“比冰箱还管用!”
据悉,本次实践活动将持续开展。后续团队将对参与摊主进行回访,系统评估保鲜成效与增收数据,并据此整理分析,为优化技术推广策略及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团队还计划广泛收集摊主反馈,持续更新手册内容,并推出电子版本,进一步拓宽技术普及覆盖面。
科技下乡,知识惠农。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以专业知识回应民生关切,将“实验室”搬进“菜市场”,把“论文”写在“菜篮子”里,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的青春智慧与坚实的科技力量。(通讯员:吴宇凡 孔祥林 董婕 高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