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教育 >

从华科大到武汉学院,这位银龄教授始终把学生放在心尖上

从华科大到武汉学院,这位银龄教授始终把学生放在心尖上
2025-11-04 11:57:51 来源:中华网湖北

爱学生,是点亮个体成长的终身使命

胡志清的爱,不仅倾注于课堂,更流淌在对每个学生个体成长的关怀中。这份爱,具体入微,润物无声。

他的爱,体现在“有求必应”的责任感上。2024年春节前夕,外国语学院一位专任教师突然离职,名下8名学生的毕业论文无人指导。外国语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文声芳找到胡志清,他二话没说就接下了论文指导工作。当时正值年关,他却在假期里对学生留言:“春节期间有任何问题,随时问我。”年后当许多人还沉浸在节日氛围中,他已开始逐一与学生线上讨论论文,确保进度。这份“雪中送炭”的担当,源于他内心朴素的想法:“学院那么信任我,我要全身心投入。”因他带得好,今年学院又将5名学生论文指导任务交给他,他依然欣然接受,从不计较是否在合同范围内,是否有额外报酬。

他的爱,体现在“于细微处见真情”的洞察力上。他凭借细致的考勤和作业跟踪,敏锐地察觉到一位学生状态异常——从不迟到旷课的学生突然连续缺勤、在线任务不做、信息不回。他没有简单记为缺勤了事,而是主动询问班长、联系辅导员,得知学生因心理问题被接回家休养后,他立刻与相关负责人沟通,并给学生留言宽慰:“等你身体好了以后再来学习……”这份超越课堂的关怀,源于他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

他的爱,更体现在“授人以渔”的成长指引上。他对武汉学院的学生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思考。他认为,在“985”培养精英和职校培养技工的夹缝中,武院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培养“听懂指令并圆满完成任务”的务实作风。因此,他在日常教学中,特别强调规则的清晰和执行的到位,从按时提交作业到认真对待每次测试,培养学生严谨的习惯。同时,他绝不放弃对“头部”学生的助推。面对考研学生,他会分享如何联系目标院校学长学姐获取资料的经验;会指导初试第二名却在复试中被刷下的学生调整心态、积极调剂;会鼓励学生降低预期、找准定位。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点拨,往往为学生点亮了一盏灯。他谦虚地说:“这不是多大的指导,就是凭经验和经历随口一说。”但正是这些“随口一说”,可能改变了学生的人生轨迹。

后记:

从华科到武院,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初心。胡志清用他的行动诠释着:教育的本质,归根结底是“爱”——对知识传授的热爱,对生命成长的关爱。这份爱,让他退休后的生活充实而滚烫,也让武汉学院的校园里,多了一位可敬的“银龄”师长,多了一抹温暖而有力的光。

(通讯员:杨丽苹 图片:汪红琼)

(责任编辑:黄薇)
关键词:武汉学院,华中科技大学,退休,教授,银龄教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