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教育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师生热议2025年全国两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师生热议2025年全国两会
2025-03-05 17:11:29 来源:中华网湖北

湖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刘冬姣教授: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我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高质量发展,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供新的增长动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5年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我们期待推出利用保险管理科技创新风险的新举措: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要建立科技保险的政策支持体系”的部署要求,将科技创新风险管理机制的创新贯穿在科技创新从投入到产出的全环节,最大限度发挥保险对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助力作用!

国家级教学名师、湖北十佳师德标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邓爱民教授:2025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再次擘画了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报告将“提振消费”置于扩大内需的核心地位,体现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思路。李强总理在报告中指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强调文旅与消费、体育等领域的跨界联动,这与当前文旅市场从单一观光向体验式、沉浸式消费转型的趋势高度契合,为文旅行业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立足“大旅游、大民生、大融合”的视角,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改革深化,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旅游人才,让文旅产业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引擎”。

武汉市政协委员、致公党武汉市委会副主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张敬东教授:2025年两会正处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开局的关键历史节点,这场盛会承载着亿万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热切期待,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风向标”,更是凝聚共识、激发力量的“强引擎”。过去一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30万亿元,制造业规模稳居全球第一,外贸再创新高,彰显出“中国引擎”的韧性与活力。目前人工智能(AI)正以迅雷破竹之势进入各项领域,AI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度融合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多年从事环境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员,我们将积极推动AI在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为生态文明建设向智能化、精准化迈进贡献一份力量。

湖北省“青马工程”第十一期学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22级研究生黄希哲:回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支出优先”的承诺已化作可触可感的幸福图景——从社区食堂飘出的饭菜香,到银发专列载着老人奔向诗与远方;从托育消费券减轻年轻家庭负担,到医保比价系统让购药更透明,每一项政策都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温度。

展望2025年,我们期待“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继续扩容,老旧小区改造让更多百姓住有宜居;期盼“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等新职业为青年开辟更广阔舞台,期望医保个人账户共济机制释放更大改革红利……生逢伟大时代,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誓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洪流,以“可感知、可落实”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民生实事落地中锤炼本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

湖北省“青马工程”第十一期学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2022级本科生郭沈垲:过去的一年,我深切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在经济、科技领域的蓬勃发展与无穷潜力。从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到前不久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作为一名财政学子,我既满怀期待,更觉责任在肩。在人工智能时代,面对如此广阔的舞台,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将科技融入专业、成长为全面融通的复合型财税人才,这既是我们所思考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我将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立足当下,提升自我,敢闯敢试,抓住机遇,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通讯员:明媛  白高辉  杜玥)

(责任编辑:黄薇)
关键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5年,全国两会,热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