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显示,我国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事件趋多趋强。高温天气不只会让人中暑,还是心血管的“劲敌”。近日,上海气温持续冲高,高温天气持续打卡,以心肌梗死为突出表现的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也更为频繁。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通常被认为是秋冬季,为何夏天也会高发,而且发病日趋年轻化?研究表明:通常来讲,当气温超过31℃时,老年人等身体相对虚弱的人群就会感觉不适;气温超过34℃时,人体的新陈代谢显著增高,各类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也会明显增加,心脏病也不例外,气温越高,风险就越大!
近2个月,到上海市东方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心梗患者,50岁以下的患者比例占了近六成,年纪最轻的仅35岁。心内科主任医师张奇介绍,每年的6、7、8月份,都是心血管疾病发作和死亡率攀升的小高峰。
夏季为什么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高温环境下,会导致人体出汗多,体内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梗、脑梗;同时人体新陈代谢显著加快,身体为了散热,体表的血管会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脏器的供血会相对减少;还会引起人体内循环紊乱、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脏血管收缩,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另外,南方的高温天气往往伴随着空气中湿度的增加,含氧量下降。这一系列因素都会加大心脏的负担,加上天气炎热容易心情烦躁、紧张,睡眠质量下降,也容易导致神经兴奋,特别是老年人情绪激动、生气,血压升高,容易引发心绞痛、脑梗塞以及心律失常等,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高温橙色预警来得更早,甚至更加猛烈。已有不少发生中暑,甚至危及生命的报道。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导致疾病急性发作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即便是平常无任何不适的健康人群,包括中青年人群,一样可能突发心脏疾病。
警惕夏季心血管疾病发作的信号
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心慌的感觉或者胸口不舒服,难以缓解;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并且头晕目眩、头痛,这类症状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尤其是夏季,常被误认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当作腹泻来治疗,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突然出现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眼前发黑的状况;突然有肢体麻木,活动不便,或突然口齿不清、智力障碍的情况;情绪化上的突发变化,突然沉默寡言、无精打采,或是突然暴躁易怒,与平时表现反常,都要警惕心血管疾病的发作。
高温下需警惕哪些危险行为?
高温天,人们想尽方法解暑降温,但以下四个习惯会让心血管默默承受着巨大的负担:
警惕猛回头、猛转身。猛回头、猛然转身这样的动作,容易导致斑块脱落,堵塞血管,诱发脑梗,还可能伤到颈椎。尤其在夏季,人体很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血液黏稠度高的情况。夏天尽量避免一些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转身、回头时都应慢一些,最好是整个身子都转过来。打羽毛球、打篮球等激烈运动前也应充分热身,血压不稳定的人群更要小心。
切忌冲冷水澡。室外气温高,人的全身血管均处于扩张状态,如果身体突然遭遇寒冷刺激,会导致脑血管收缩痉挛,出现头晕、呕吐等,严重时可能引起颅内大出血。建议大家先擦干身上的汗,休息10至15分钟再用温水洗澡。
切忌大口猛灌水,谨慎喝冷饮。适当补水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但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造成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梗。建议夏季喝水不能一次喝太多太快,要少量且多次,每次喝100至150毫升。另外,喝冷饮会导致血管突然收缩,除了造成胃痛和腹泻外,也有可能诱发脑血管意外。建议夏季应选择温开水或淡盐水,不建议喝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镇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