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健康 >

皮肤过敏需综合管理 用药应兼顾疗效和安全

皮肤过敏需综合管理 用药应兼顾疗效和安全
2023-07-20 08:19:03 来源:新华网


7月8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今年的主题为“预防过敏疾病,促进健康生活”。在“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之际,拜耳中国特邀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关凯教授做客新华网时表示,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过敏性皮肤病越来越多,在治疗与管理时要尤其兼顾疗效和安全。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关凯教授(左)

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过敏,内外因共同“作祟”

“过敏,简言之是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改变,对无害的物质产生了异常的免疫应答。”关凯说,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疹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等。

皮肤直接接触外界物质,很容易过敏。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荨麻疹,就是我们常说的“风疙瘩”,来得快去得也快;另一类是过敏性皮炎/湿疹,身上会发红,起很多小疹子,且存留时间较长。一般是食物过敏或接触性过敏导致。

谈及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原因,关凯表示,首先,疾病的发生离不开内在基因,即“过敏体质”。但人类遗传基因变化并不大,为什么近年来过敏性疾病却越来越多呢?主要是人们生活环境、方式的改变:一是环境过于干净;二是饮食从原来丰富多样的食物构成,变成了单调的高热量食物,肠道菌群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就是引发过敏非常重要的两个学说,“卫生假说”和“微生态假说”。此外,近年的研究还提出了“屏障假说”——如果皮肤受损没得到很好地治疗,过敏原乘虚而入,会触发后续更重的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治疗皮肤过敏需“三步走”,口服外涂共同应对

过敏性皮肤病该怎么治疗呢?关凯指出,过敏性疾病管理可分为找原因并去除原因,用药控制症状,以及护理这三步。

第一步是找原因、去除原因。对于皮肤过敏性疾病,如果发病与螨虫相关,就应降低螨虫量;如果与化妆品或染发剂等有关,应停止使用。

第二步是控制症状。让患者迅速从病症中脱离出来非常重要,如果是荨麻疹,一般口服抗组胺药物即可,比如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二代非镇静类的抗组胺药物;如果是对化妆品或染发剂过敏产生的皮炎湿疹,还需加上外用药,比如糠酸莫米松类的外用乳膏。

第三步是护理。过敏性皮炎湿疹,可在患处涂抹水解胶原医用敷料,帮助皮肤修复,抵御过敏原侵入。

那么,口服与外用抗过敏药如何选择呢?关凯表示,口服抗组胺药与外用糖皮质激素并不矛盾,对于皮肤局部炎症强烈的,仅口服药是不够的,还需外用抗过敏乳膏缓解症状。

谈及很多患者对激素药物的顾虑时,关凯解释,人体本身也会生成激素,过敏患者使用激素时可尽量避开口服或静脉输液,采用局部外用,既可把过敏炎症快速压制住,又不至于吸收进去干扰到内在激素水平,安全性是可控的。

对于儿童过敏患者,关凯强调,在用药时更要关注疗效和安全性。据介绍,一代的抗组胺药物因困倦等副作用,已不再使用,如今的二代非镇定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开瑞坦糖浆等,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没有困倦、口干等副作用,剂型也更适合儿童服用。

关键词:皮肤过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