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公司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生在窑淮窑景区绘出光彩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生在窑淮窑景区绘出光彩
2025-08-12 08:59:57 来源:今日热点网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5年7月27日电2024年7月6日至1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艺绘志愿服务队的11名学生走进十堰市房县窑淮镇陈家铺村窑淮窑,开展为期10天的艺绘乡村振兴实践活动。这支由设计学院学生组成的队伍,带着画笔和颜料,在景区院落的墙上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案,用艺术语言讲述乡村故事,为窑淮窑的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次活动是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践。出发前,志愿服务队与陈家铺村村委会多次沟通,深入了解当地需求。村子的窑淮窑是传统陶瓷烧制遗址,有很多老手艺人和非遗文化,但村里的墙面有些破旧,缺乏特色标识,队员们明确了创作方向,既要展现窑淮窑的历史底蕴,也要融入现代乡村的美好生活愿景。

7 月的房县,像被扔进了火炉。清晨 6 点,太阳已把地面晒得发烫,温度计显示 35℃,而墙面被阳光直射后,温度更是超过 40℃。队员们穿着印着 “绘梦青春 志愿同行” 的蓝色志愿服,每天分成两拨 “追着时间跑”:清晨7:30 到 11:00,趁着气温稍低,抓紧处理墙面;午后避开最烈的日头,15:00 再开工,一直画到夕阳西下。

抵达村子的第一天,队员们顾不上休息,便跟着村干部走遍全村,用相机记录下窑淮窑的地形地貌、老厂房的红砖瓦房、田间地头的茶山景观,这些窑炉遗址是祖辈留下的宝贝,让队员们深感责任在肩。

7月的房县骄阳似火,室外温度超过35℃,墙面被晒得发烫。但队员们的创作热情丝毫不减。他们分成三组:一组负责勾勒轮廓,一组调配色彩,一组加固墙面基底。由于许多墙面年代久远,墙面基层松动,队员们先用铲子清除剥落的墙皮,再用网格布和水泥填补裂缝,最后才能上色。“刚开始以为墙绘是‘画画’,没想到要先当‘泥瓦匠’。”队员们擦着汗说,但看到空白的墙面一点点变得鲜活,心里特别踏实。

7月16日,最后一幅“乡村振兴”的主题墙绘完成,整个窑淮窑的面貌焕然一新。原本灰扑扑的墙面变成了“会讲故事”的画卷:入口处的巨型窑炉仿佛正在喷发火焰,;村道旁的墙面上,戴草帽的农人扛着锄头走过,竹筐里的莲蓬饱满欲滴;老厂房的外墙上,制陶师傅拉坯、修胎的动作被定格,仿佛能听见拉坯机的转动声……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更让村民在日常劳作中感受到文化的温度。

最后除了墙绘,后续该团队还会给景区制作展品包装设计,来带动景区产品的影响力,扩大景区及景区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带动景区及此地特色乡村的发展。通过这些举措,不仅能让景区展品凭借独特的包装在市场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销量,更能让包装成为连接景区与乡村的纽带,吸引游客走进乡村、体验乡村,从而带动乡村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场为期 10 天的艺绘实践,于学生而言,是一场从 “纸上设计” 到 “落地生根” 的蜕变。在学校的设计课堂上,他们习惯了在电脑屏幕上调整线条、搭配色彩,作品的受众是同学。高温下的协作更是一堂生动的 “社会课”。当墙面处理出现分歧时,他们学会了放下学生的傲气,围着老瓦匠讨教经验;当颜料不足需要分头采购时,他们在陌生的乡镇里摸索比价,把专业的成本控制知识用在了实处。队员在实践日志里写道:“以前觉得‘团队合作’就是分工画图,现在才明白,是有人凌晨五点起来搅拌颜料,有人顶着烈日爬上梯子补色,是累到说不出话时,递过来的半瓶冰水。” 这种在困境中滋生的默契与担当,让这群从未离开过校园的年轻人,第一次体会到 “责任” 二字的重量。

这次实践不仅让队员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更让团队队员明白: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它能为乡村带来看得见的变化。”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11名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无老师带队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完成了墙绘创作。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青春活力,用手中的画笔为乡村文化振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讯员:张天翔)

(责任编辑:中华网湖北)
关键词:学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