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公司 >

IFF全球碳定价会议:共商减碳路径与全球协同策略

IFF全球碳定价会议:共商减碳路径与全球协同策略
2025-06-30 16:57:29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5年6月27日,由国际金融论坛(IFF)、欧洲碳定价工作小组与美国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21期全球碳定价会议“克艰求变:企业破局全球变暖之道”在线上召开。来自国际能源署(IEA)、国际商会(ICC)、道达尔能源、隆基绿能等40余家机构与企业的代表围绕  “遏制全球变暖的关键障碍与应对路径”  展开深度研讨,披露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爆发式增长、绿色氢技术商业化突破等关键进展,同时警示气候临界点风险,呼吁建立全球碳定价协同机制与甲烷减排强制协议。

会议披露,当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1.5℃,若按现有排放趋势,2030年前将突破2℃阈值。国际能源署(IEA)可再生能源部主管保罗・弗兰克尔(Paolo  Frankl)强调,五大气候临界点已进入 “高危区间”,其中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可能在  20-30年内关闭,这将导致北欧气温骤降、全球季风系统紊乱。更严峻的是,当前气候系统中隐藏着约0.5℃的“待释放温升”——  当空气污染清理后,硫酸盐气溶胶的冷却效应消失,将加速变暖进程。

“气候紧急状况既是科学问题,更是传播问题。”会议主持人欧洲碳定价工作小组主席埃德蒙·阿尔方戴利指出,尽管全球已有160 余个国家签署《全球甲烷承诺》,但公众对减排紧迫性的认知仍滞后于科学数据,需通过政策信号强化市场预期。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表现尤为突出。国际能源署(IEA)可再生能源部主管保罗・弗兰克尔在会上披露,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新增700吉瓦,其中中国贡献显著,光伏装机量居世界首位。

同时,中国企业代表展示了创新模式。中国企业在沙漠治理中探索 “光伏 +”模式,如库布其沙漠310兆瓦跟踪系统项目,不仅年发电量达4.5亿千瓦时,还通过植被恢复固定流沙面积超10万亩,该项目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认证。

技术上,中国企业也实现了突破。隆基绿能研发的单晶硅异质结电池效率达34.85%,创世界纪录;其 “灯塔工厂 + 零碳工厂” 实现单位能耗降低24.6%,成为全球光伏行业首个零碳制造标杆。

氢能源开始实现商业化,欧盟  “氢银行” 已推动2.5吉瓦电解槽项目落地,法国道达尔能源与 RWE  签署德国首份长期绿氢采购协议,用于炼油厂脱碳。中国远景能源在内蒙古投运全球最大商业化绿氨项目,500兆瓦离网电解槽年产绿氨30万吨,成本控制在1.5  美元 / 公斤。

甲烷减排也进入攻坚阶段: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成员企业已实现上游碳排放强度降低20%,常规燃烧排放减少50%以上。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通过无人机搭载光学气体成像(OGI)技术,将甲烷泄漏检测精度提升至  0.1ppm,2024年较2020年减排 55%。全球 56  家石油公司签署的《石油天然气脱碳宪章》明确,2030年前实现上游近零甲烷排放(减排 80%),并停止常规燃烧。

产业链协同案例凸显转型实效。西班牙电力公司伊比德罗拉90%的装机容量为无排放能源,其在西班牙东部为陶瓷行业改造电熔炉,解决高温工业脱碳难题;正泰新能源集团在土耳其建设7.5兆瓦太阳能  + 5兆瓦时储能系统,替代 65个油井的柴油发电机,投资回收期仅1.8年,年节省燃料成本180万美元。可再生能源爆发式增长:IEA  预测,2024至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将增加超过5500吉瓦,太阳能光伏因成本下降、审批提速成为主力。中国在沙漠地区开发的“光伏  +”模式,如库布其沙漠310兆瓦项目,实现生态与能源双重效益。

政策与市场机制:破局 “碎片化”的全球协同路径

国际商会主席菲利普・瓦兰提出四大政策改革方向:

关键词:策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