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同心合力,承担起赓续中华文脉的千秋大业。不忘本来,才能开拓未来。为响应国家传承文明、保护古籍的号召,“让版本走入乡村,让经典接近大众”,今特于温州市永嘉县桥头镇设立“经典版本博物馆”。国家复兴,兴在文化;文化传承,始于经典。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本馆的设立希望为乡村文化助力,为文化复兴尽责!让经典版本的文化种子,扎根乡村,开花结果。
温州经典厅——前言
温州拥有2200多年行政建置史和1000多年海外商贸史,是一座开放、包容、多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温州孕育了独特的瓯越文化,也保存了无数凸显地域文化的古籍瑰宝和经典版本。
现存的中国第一部行政法典《大唐六典》的最早刊本由温州州学在南宋时期刻印;历代广为流传的《证道歌》是由永嘉的唐代高僧玄觉禅师编著。温州也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剧形式——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九山书会才人作品《张协状元》更是唯一完整保存的南宋戏文珍藏。以《东岩周礼订义》、《太平经国之书》、《水心先生文集》、《浪语集》为代表的永嘉学派著作也以独特的处世思维丰富了中国的传统哲学谱系。宋元时期温州士人周去非的《岒外代答》、徐霆的《黑鞑事略》和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印证了温州作为早期“一带一路”的发达海外交流史。清嘉庆年间印刻的《孤屿志》记录了谢灵运、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陆游、文天祥等诗人神游、亲历温州的诸多优美诗句。近代以来,国学大师孙诒让的《墨子间诂》《契文举例》《周礼正义》、“数学之王”苏步青的《微分几何学》等专著在国学、数学领域独步海内、饮誉学林。
中国经典厅——前言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经史的传承及典册的编撰,从孔子编撰《六经》到解缙领纂《永乐大典》,从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到纪晓岚主持编纂《四库全书》,从司马迁编写《史记》到班固修编《汉书》,中华文化正是在历代编纂者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努力之下才得以传承、延续和发展。
据权威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现存古籍约20万种50万个版本,其中《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著录的全国485家古籍收藏机构及个人收藏的古籍珍品就达13026部。
历代的版本载体也呈现千变万化、缤纷多样的景象。抽象灵动的刻画符号,笔意劲秀的甲骨文献,气象万千的先秦篆刻,敦厚多姿的青铜铭文,雅致珍奇的简帛书画,精善规整的写本印本,都一一承载了中华民族渊远博大的璀璨文化。
世界经典厅——前言
历代世界名著有如浩瀚宇宙中的闪烁繁星,照亮漆黑夜色下人类前进的步伐。所有的文明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宏大的历史谱系。
从古埃及的《帕勒莫石碑》、《都灵王名冊》、《卡尔纳克王名表》、《马涅托王表》到古印度的《梨俱吠陀》、《裟摩吠陀》、《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理想国》、《工具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到古罗马的《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演说家对话录》、《沉思录》、《罗马史》;从中世纪的《上帝之城》、《神学大全》、《神曲》、《十日谈》、《哈姆雷特》到近现代的《社会契约论》、《纯粹理性批判》、《法的精神》、《政府论》、《巴黎圣母院》、《浮士德》、《战争与和平》、《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世界历代经典著作浩如烟海,并在不同时期以丰富多彩的版本形式呈现于世,蔚为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