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渔薪镇的暑期“爱心托管班”里,四天时光像被施了魔法——扎染的蓝白晕染、翻花的指尖翻飞、龙舟的彩纸竞渡、脸谱的油彩故事、棕叶的草虫灵动,这些带着时光温度的非遗传统技艺,化作一群温柔的“小向导”,悄悄溜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在笑声与专注里,铺开了一幅鲜活的非遗传承画卷。
扎染的各色花纹在他们指尖晕开时,眼里闪着发现奇迹的光;翻花在手中变出花样的瞬间,笑声里藏着对巧思的惊叹;龙舟课后桌上摆满孩子们亲手糊的龙舟模型,像一场热闹的“迷你龙舟赛”,满眼都是童真与匠心;在特色课程的脸谱环节,孩子们不仅是绘画者,更是传统文化的探寻者,从故事聆听到画笔创作,每一步都藏着对戏曲魅力的深度触摸;还有用棕榈叶编出的小蚂蚱,被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当“秘密伙伴”。
这些老手艺没说太多道理,却让孩子们实实在在摸到了历史的温度——原来古人的智慧,能在自己的小手里变得这么有趣。这扇通往古老艺术的门,一旦打开,眼里的世界,好像都多了些不一样的色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