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聆听郭劲松教授上午的报告,与会教师表示受益匪浅,对探索思政教育一体化路径,打通学段壁垒,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大格局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解放思政:写就立德树人大文章
吴又存老师的从教履历熠熠生辉。他是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中国好人、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政治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教育部统编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编者。2019年3月18日参加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并作大会发言。
吴又存是“解放思政”教学主张首创者。当天下午,他带来了一场以“解放思政铸魂育人”为主题的精彩报告,为参会人员带来了一场精神的洗礼、思想的盛宴。重点围绕四个环节详解“解放思政”的操作流程:
导入环节:看“好视频”,解放资源。好视频需具备形式富有冲击力、内容震撼人心且能凸显教育主旨的特点。例如《还人生第一笔房贷?》视频,通过讲述母亲孕育十月让孩子还房贷的故事,呼吁人们唤起孝心、尊敬老人;汶川地震中,几名被压在教学楼下的学生,以孙悟空的故事互相鼓励,最终在72小时后成功获救的视频,展现了孙悟空精神所代表的英雄力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中心环节:讲“好故事”,解放认知。好故事应情节生动、具体鲜活、发人深省且体现教育主旨。长期以来,部分思政课教师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而通过讲好故事,能够有效传递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洋溢中国智慧、彰显中国力量,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比如吴老师讲述的年轻人问路时因无礼而找不到客栈的《五里》故事,让学生瞬间明白礼貌的重要性。借助一张破旧藤椅的图片,吴又存讲起焦裕禄的感人故事,触动了现场每一位参会人员。他还将“时政演讲”等创新形式引入课堂,让学生们在课前5分钟轮流上台演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辨别分析,同时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深化环节:诵“好诗词”,解放心灵。吴又存老师自带气场,记忆力超群,他时而声情并茂地朗诵习近平总书记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时而慷慨激昂地朗诵毛泽东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一首首好诗词,一句句好诗句信手拈来,脱口而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他对思政课德育性质的精准把握、对思政课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思政课的无限热爱,赢得了与会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和强烈共鸣。
拓展环节:做“好作业”,解放评价。吴又存老师积极拓展课堂边界,让思政课“走出”校园,“走进”家庭、社区。他布置如“孝敬父母我能行”“为父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等别出心裁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将孝敬父母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并写出心得体会,以此塑造学生的灵魂。
吴又存老师说,思政课教师要把理直气壮的事讲得平易近人,通过看“好视频”、讲“好故事”、诵“好诗词”、做“好作业”,师生就会解开各种束缚和钳制,思政课堂就会“活”起来,就会写就一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立德树人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