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春回,坐落于宣恩工业园区的湖北博今电气有限公司喜事连连。
该公司《一种节能拼装机房》项目,荣获第九届湖北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
4月9日,与三峡大学建立智慧创新研发基地,引进优质资源等共建共管共享科研开发平台,加速科技成果孵化和转化,提高成功率和行业推广性。
这位年近半百、追求博古通今的侗族汉子,湖北博今电气有限公司、浙江博今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刚成,露出了如花的笑靥。
龙刚成在火车上阅读《之江新语》
1994年,龙刚成只身来到温州,开启一步一个脚印的蜕变之旅。他在精工弹簧厂、飞特电器厂、三林电器厂、万东金属件公司,从一线工人、仓库保管员、车间主管干到厂长。2003年被德力西国际电工有限公司保送上海交通大学经济管理硕士班学习,2005年任中国信基集团副总经理,2009年被聘为浙江索特电气公司首席管理顾问,尔后开始创立浙江博今电气有限公司。
返乡创业逐梦,踏平坎坷成大道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2015年,龙刚成毅然决然从温州回到故乡宣恩,踏上新的创业征程。2016年,湖北博今电气有限公司在宣恩工业园区椒园生态产业园拔地而起,快速发展为集研发、制造、营销为一体的现代化专业、科技型智造公司,研发和营销中心设在九省通衢的武汉。2019年一跃成为湖北省返乡创业的标杆企业。
创业的艰苦卓绝,铸就了龙刚成刚强的特性。他创建博今平台公司,以招才引资引智的方式培育孵化5个事业部——城景科技(专注于市政、景区、政企事业单位环境提升改造和建设)、电能科技(专注于汽车充储电设备和服务)、环保科技(专注于市政环境提升改善设备和服务、通科科技(专注于铁塔通信机房机柜设备制造和服务),设立外贸、电商、直播、传统多途径销售渠道。
向“新”而行,新品迭出。公司生产经营高低压配电、通信智能、垃圾分类、新能源充电储能、城景科技等设备和钣金制造等核心产业,服务国家电网、中国铁塔、中核慧能、中车动车、中国四大通信公司、国内外知名终端品牌、房产企业、成套厂家等,覆盖电力、通信、市政、新能源等领域。其中,主导产品5G专用智能电气设备,拥有数条产品生产线,年生产能力500万件以上,成为恩施州目前拥有多个精专细分产业(产品)落地能力成规模、产品丰、品质高、服务优的最大本土企业。
龙刚成年初指导复工复产检查员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几年鏖战,硕果满园。湖北博今电气有限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湖北省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湖北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湖北省“先进级智能智造工厂”企业、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湖北省产业工人队伍改革示范企业、恩施州五一劳动奖状、恩施州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博匠院重点创新团队获恩施州“重点创新团队”项目。与中国铁塔共建研产工作室曹晟联合创新中心,和湖北民族大学建立企校联合创新中心,获省、州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奖。公司拥有发明专利、外观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龙刚成拥有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近30项。2024年公司总产值达1.016亿,同比增长40.1%,纳税突破200万元。
该公司以责任诠释品牌力量。不仅为120人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还涌现出省、州人大代表、恩施州劳模、县党代表、县政协常委6人。每年为宣恩一中爱心捐赠3-5万元,在该校设立“博今班”。连续4年承办暑期爱心托管班,每年惠及职工子女40多人,被授予“湖北省爱心子女托管班”。疫情期间,公司向宣恩县红十字会捐赠善款6万元。2024年被授予宣恩县“最美助残企业”。资助椒园镇土皇坪村困难学生张智翔......
构筑楚商平台,引才聚智兴桑梓
“家乡是我心之所系,贡献是我力之所及。”龙刚成立足温州,整合在温州湖北籍企业家资源,搭建多层次合作平台,为会员企业与政府部门、其他社会组织协调服务,提供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支持,通过行业联盟、企业联谊会、项目路演、资源共享机制推动会员企业技术互通、市场共拓,提升楚商群体在区域经济中的话语权,构建具有凝聚力和团结性的高效合作团队。
他创建“政府—商会—企业”三元联动机制,策划实施鄂浙产业对接会、文旅资源推介等品牌活动,促成宣恩富硒农产品加工、恩施文旅康养等6个千万元以上项目落地。推动温州资本与武陵山区特色资源深度融合,打造“东资西引”范本,年促成两地经贸往来2亿多元。
他开创产业扶贫新模式,建立“商会+合作社+农户”产业扶贫路径,组织会员企业在宣恩建立茶叶、中药材等5个产业基地,通过订单农业带动1200余农户脱贫。联动温州劳动部门开展“楚匠培养计划”,定向输送技能人才1800余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助力乡村振兴。
天道酬勤,投桃报李。龙刚成链接起博今品牌和智今品牌独特的企业文化和金子般的社会口碑,成为第十届宣恩县政协常委、宣恩县“招商大使”、“出彩宣恩人”、企业“创新达人”,恩施州劳动模范,乐清市宣恩商会会长、温州市恩施商会执行会长。
2024年,龙刚成被推选为宣恩工业园区商会会长后,更是不遗余力呼应企业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构建政企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园区产业链升级;建立季度政企座谈会、企业诉求直报通道等制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讯员 李明然 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