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和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华中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主办、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广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宝盛国际创新中心联合承办的《2023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暨文化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广州增城区宝盛国际ICC创新中心成功举办。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在活动上发布了第12本《2023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广东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巡视员杜佐祥,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英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传华夏国际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林金华,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静,华中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肖志刚,广东南方二八九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向红、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铭,宝盛国际创新中心董事长陈伟,广东未来科教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金锋等人出席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广州增城中学高中华大数理实验班的同学们来到现场,体验了一堂特别的社会实践课。增城中学华大数理实验班是由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和华中师范大学共建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实验中心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展的一种特色实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了华中师范大学领先的基础教育理念和师资优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英智在致欢迎辞时表示“广州市增城区是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邑,地处穗莞深港黄金走廊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是广州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的重要承载区,被誉为珠三角的“翡翠绿洲”。增城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进入广东省区(县、市)前十,拥有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被誉为珠三角的“翡翠绿洲”、大湾区的“美丽花园”。2023增城区更是入选中国休闲旅游目的地创新发展十佳典型案例,成为本次评选中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案例。本次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具体行动,必将推动增城区文旅提质赋能。”
活动当天,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常务副院长龚箭主持了《2023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下简称报告)成果发布会,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研究员乔花芳博士详细介绍了报告情况,报告聚焦于新时代背景和行业趋势,从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旅游者三个方面,旅游供给、旅游需求两个视角分析2023年中国旅游业全面稳步复苏的新发展格局及其韧性特性,并对不同空间尺度的旅游业发展进行全面盘点和系统评价,并为国家和区域层面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改革措施的出台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冯娟博士就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2023年标志性研究成果《智绘梦乡》展开了具体介绍,该项目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有效地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
最后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中美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双玉博士围绕《旅游管理国际人才合作培养探索与成效》主题,介绍了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国际旅游人才培养的最新成果。
《报告》发布了2021年31个省区市、15个副省级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结果显示:广东长期位于31个省区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排名的第一梯队,且较上一年度上升一个位次。具体而言,广东现实竞争力和发展环境竞争力与上一年度保持一致,潜在竞争力从第五升至第一,旅游供给潜在竞争力更是位居全国第一。15个副省级城市中,广州综合竞争力继续排名第四位,其中,现实竞争力排名由上一年度的第十位上升至第八位,潜在竞争力由第四升至第一,而发展环境竞争力由第一降至第四。广州的潜在竞争力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之首,其中旅游供给潜在竞争力位列第二位,表现突出。
发布会后,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增城区旅游体育发展中心主任谢长红介绍了增城区旅游发展情况,谢长红表示“增城,是一幅幅山水神秀的诗意画卷。增城建成601.8公里绿道、174.8公里碧道以及395公里的生态景观林带,城市绿地44.8万平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50.09%,被誉为珠三角“翡翠绿洲”、大湾区“美丽花园”。增城,是一条条移步易景的绚丽风光。增城散落着众多珍珠,闪闪发光,熠熠生辉。通过串点成线、串珠成链、串联古今,打造文青潮玩、亲子游学、户外运动、野趣团建、康养度假、增有非遗、红色映纪、诗意禅修、烟火升腾、轻奢露营等十大主题50条精品旅游线路。增城,更是一束束风华正茂的人间烟火。阳春看花开、盛夏啖荔枝、金秋观山水、暖冬泡温泉。“福地仙境”2023何仙姑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何仙姑传说楹联征集佳句迭出,八仙巡游欢乐送福,非遗文创精品连连。打造“周末到增城”文旅品牌,掀起湾区微度假新风尚。”
活动现场,承办方借以数字化技术手段播放了增城本土企业家、政协广东省第八、九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增城宾馆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赖洪先生2016年历时一年画下的一幅得到原广东省省长卢瑞华题字《广州好》长达28米的画作《珠江春韵图》,展示了横跨肇庆、广州、东莞三个城市的美景,体现了民间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合发展的强烈呼唤。
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离不开文旅产业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也离不开吸引众多优秀文旅产业项目的落地开花和本土优秀文旅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活动当天,现场进行了三项意义重大的文旅项目合作签约,包括湾区(增城)文旅产业发展研究院共建合作、文旅数字创意产业投资、文旅研学与服务共建合作等项目。
据悉,湾区(增城)文旅产业发展研究院是在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支持下,由华中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通过整合社会力量、学术机构与专家资源,在增城区发起成立,设立民非组织,主要服务于地方文化挖掘、承接文化与旅游发展规划研究、传播文化与旅游科学知识等工作。依托湾区(增城)文旅产业发展研究院,将《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等研究成果常态化落地在广州市增城区举办,将《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等成果发布会和学术论坛活动打造成增城的文化旅游城市名片之一。
文旅数字创意产业投资合作项目,由广东南方二八九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广东未来科教投资有限公司与视界光影(广东)文化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俗人物文化挖掘,开展影视投资、数字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文化与旅行融合等方面开展合作,签约涉及项目总投资额约7亿元人民币。
文旅研学与服务共建合作项目,由深研院(广州)教育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增城宾馆有限公司、广州凯盛文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在文旅研学的路线设计、文创产品开发、服务共享上展开深度合作,打造创新文旅研学与服务品牌。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活动当天举办了文化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座谈围绕“文化与旅游高质量发展”主题,探讨如何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构建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主旨发言演讲环节,由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教授谢双玉主持,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院长、首席专家胡静围绕《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思考》,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刘晓春围绕《当代民族景观的“视觉性”生产-黔东南旅游产业的例子》,广东省旅游协会副会长,旅游规划设计专家陈南江博士围绕《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详细汇报。
活动最后,全体人员观看广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宝盛国际创新中心宣传视频,让与会者详细了解产业园区的建设和配套服务情况,深刻感受宝盛国际创新中心这一粤港澳大湾区标杆产业园区的独特魅力。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文化和旅游业高水平复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
此次《2023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暨文化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顺利开展,各位专家学者共话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旅游高质量发展“把脉”,有效地促进我国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助力广州市增城区挖掘旅游新热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