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总体定位,作为中部地区的超大城市,湖北省武汉市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两万亿元的新起点上推动城市再跃升。
武汉是科教资源大市,有高校92所、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等科研机构91家、在校大学生130余万,是全国知名的智力资源密集区。
2022年4月,武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国第五个布局建设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当月,作为武汉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简称“武创院”)正式启动运行。武创院资源丰富,既有院士专家团队及一流高校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也聚集了产业链上下游领军企业,和专业的投资机构,实现全领域覆盖,致力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和科技企业培育的“最初一公里”,让科创更好赋能产业发展。
武创院等新型科研机构的崛起,是武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生动写照。从30多年前全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此诞生起,武汉始终大胆探路、先行先试,多项科技体制改革为全国首创。
武汉光谷先后出台“黄金十条”“新黄金十条”,在推进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等方面大胆探索,明确将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下放到科技人员和创新团队,并将收益比例提高到70%以上。2020年起,武汉试行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制度,覆盖武汉市内重点高校院所和产业园区、重点企业,链接科研供给和市场需求。
为进一步打通成果转化链条,今年初,武汉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二十条”,明确提出开展在汉高校院所服务地方贡献度评价、推动职务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实施技术交易“四个有奖”等全国首创举措,为创新发展引入“源头活水”。
在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中,武汉市科技创新局于今年2月正式挂牌,由原来的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更名为武汉市科技创新局,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集中有利要素和资源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武汉已逐步形成从源头供给到中间服务,再到“最后一公里”以“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作为衡量科技创新活跃度的重要指标,2023年,武汉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198.43亿元、同比增长62.23%,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创历史新高。预计到2026年,武汉市技术合同成交额有望达3000亿元。
科技体制改革事关城市发展的动能、后劲。武汉将全力推动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胜势,勠力同心,向着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加快步伐。
数据来源: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