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浮华,方能返璞归真;心无杂念,方能抛接自如……”近日,由浠水县纪委监委聚焦本地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杂技艺术组织创作的廉政宣传片《立德修身笃行致远》公映,让党员干部群众在感受到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同时,自觉接受廉政文化熏陶、提升崇德尚廉意识。
此廉政宣传片依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浠水杂技,以“选苗、育苗、护苗”为引,聚焦“变戏法”“蹬技”“绸吊”“叠罗汉”“柔术”等表演形式传播廉洁文化思想,巧借“源于热爱,成于坚守;千锤百炼,自强不息”的杂技抒发做人要“发乎于心,践之于行;正心明道,慎终如始”的感慨,传递“立德修身,笃行致远”的廉风廉韵。
“这是我们首次与非遗艺术合作,以杂技艺术为切入口,融入廉洁元素,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廉洁文化活起来。”该县纪委常委杨小娟介绍说,该片作为今年该县“宣教月”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该县纪委监委联合县文旅局举办廉政电影百村行暨公益电影展映活动,在全县600多个村(社区)巡回展映,最大限度放大宣教效果,将廉政教育触角直抵基层“神经末梢”。目前线下展映近300场,观影人数达3.4万人。
今年以来,浠水县纪委监委探索“非遗+清廉”模式,注重借助特色非遗文化塑“廉风”,将非遗文化和廉洁文化结合起来、一体传承,持续激活本土文化“廉动力”,实现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同步传播廉洁文化。
“打铁必须自身硬,秉公执法无私心,激浊扬清树正气,为党为国为人民……”7月13日,在浠水县“书廉、画廉、倡廉”廉政文化作品展览活动现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王火明唱起了最新编排创作的浠水鼓书《反腐倡廉固国本》,老艺人一手敲鼓一手执板,动作唱腔一气呵成,现场群众连连拍手叫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瞿国泉创作廉政主题“鸟体”字作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瞿国泉把廉洁文化与民间艺术“鸟体”字相结合,字体活泼流畅、美观大方,增加了新时代廉洁文化的趣味性。
浠水县第四实验小学师生将廉洁文化融入剪纸艺术,用民间艺术展现清廉之风。
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作为该县清廉校园课后服务兴趣班清廉教育精品课程之一,也被搬上了展台,刻上了“廉”的标签。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师生共同演绎,将廉洁文化与剪纸技艺融合起来,廉字、荷花等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在师生心中播撒“廉洁”的种子。
“这次的活动真是太有趣了,我从剪纸活动中汲取了廉洁文化‘营养’——剪纸是门手艺,稍不注意就会剪坏,多剪一厘就会破了底线,这同做人是一样的道理,如果稍不注意‘廉’,就会毁坏自己美好的人生,所以一定要在毫厘之间守住红线。”参加完活动的浠水县第四实验小学的一名学生徐玉禾说。
“我们将坚持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探索、创新廉洁文化宣传的形式载体,进一步做好非遗项目与廉洁文化建设的结合文章,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廉洁文化精品力作,打造独具特色的‘清廉浠水’廉洁文化品牌,既能让‘非遗’实现活态传承,又能让清风正气浸润千家万户。”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文/图陈小雪、张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