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恩施州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交流暨合作签约活动18日在荆州举行,荆州市副市长李敢出席会议并致辞。
据悉,经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恩施州知识产权局及各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协商,达成了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并确立了8个合作事项。这些合作事项包括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会商研讨机制、建立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及协作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执法互认互通机制、建立信息交换及资源共享机制、建立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名录、开展高价值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协作、开展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协作及开展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协作等。
李敢在致辞中说,此次建立“宜荆荆恩”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是大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的重要举措,将会加快推进四地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形成功能互补、协调联动的新发展格局,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荆州也将加快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助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严开元表示,宜荆荆恩各地法院知识产权审判部门要立足各地重点园区知识产权保护需求,致力于知识产权“全链条、大保护”制度建设,加大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主动对接企业需求,落实并丰富合作协议各项内容,“零距离”助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和科技创新硬支撑。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处处长周辛表示,要进一步认清知识产权保护新形势,自觉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融入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和高质量发展大局,建立常态化、制度化、多样化的联络沟通机制,打造“宜荆荆恩”知识产权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新品牌,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贡献。
签约活动结束后,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恩施州知识产权局、中级人民法院代表还就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经验体会、典型案例进行了交流,共同探讨落实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的举措。(张薇、任前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