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检察蓝赋能基层治理 司法心守护万家安宁 ——襄城区检察院以全链条履职筑牢治理根基

检察蓝赋能基层治理 司法心守护万家安宁 ——襄城区检察院以全链条履职筑牢治理根基
2025-11-17 09:43:12 来源:汉水襄阳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政策落地的“关键节点”、矛盾化解的“前沿阵地”,更是守护群众切身利益的“第一道防线”。

近年来,襄城区人民检察院践悟新时代“枫桥经验”精髓,将司法履职深度嵌入基层治理脉络,锚定“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当地”核心目标,以“深耕主业+创新模式+源头治理”三维发力,用高质效检察实践推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让法治温度浸润基层肌理。

柔性调解止纷争修复亲情筑和谐

家庭邻里纠纷是基层治理的“第一道考题”,处置不当易激化矛盾。襄城区检察院打破“一诉了之”的机械办案模式,以多元调解机制彰显司法温度,成为化解矛盾的“调节器”。

2024年10月,居民小李因家庭琐事与舅妈王女士发生肢体冲突,造成王女士轻伤一级。双方就赔偿金额僵持不下,小李以打工维生仅能承担2万元,王女士担忧伤情后遗症坚持索要5万元,亲属关系濒临破裂。承办检察官审查发现,此案系一时冲动引发,小李认罪悔罪态度明确,若简单批捕起诉,不仅会彻底割裂亲情,更可能埋下长期矛盾隐患。

检察机关果断启动刑事和解程序,采用“背对背”调解策略精准破局:先向王女士释法明理,告知后续治疗可通过法律途径追责,同时移送司法救助线索缓解其经济压力;再引导小李换位思考,动员其在能力范围内提高赔偿额度。经过多轮沟通,双方达成4万元赔偿协议,不料小李外婆因不满金额再次引发争执。为彻底解开各方心结,检察机关邀请社区干部、人民监督员召开公开听证,促成双方真诚沟通、握手言和,最终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此案通过“调解+救助+听证”的多元组合拳,将剑拔弩张的亲属纠纷转化为亲情修复的契机,生动诠释了“矛盾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的治理效能。

刚性治理护民安全域防控筑屏障

高空抛物等“城市病”直接威胁群众安全感,襄城区检察院以“个案办理+源头治理+全民普法”的闭环模式,织密公共安全“防护网”,实现“办理一案、治理全域”。

2024年10月,余家湖街道居民史某某酒后从18楼抛下空酒瓶,砸坏楼下轿车引擎盖。检察机关审查认为,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高空抛物已严重危害公共安全,遂以高空抛物罪提起公诉,法院最终判处其拘役五个月、缓刑八个月。案件办结后,检察机关并未止步于个案追责,通过深入调研发现,辖区内高空抛物现象屡有发生,暴露出居民法治意识薄弱、技防设施不足、部门联动缺失等治理短板。

针对这些问题,该院精准制发检察建议,向街道办、派出所提出三项关键举措:依托网格员开展以案释法,构建社区舆论监督体系;在高层住宅加装高清监控,筑牢技术防控屏障;建立社区、物业、公安多部门联动响应机制。为强化治理实效,检察官将法律课堂搬进案发小区,用“鸡蛋从25楼坠落可致命”等具象化案例讲解危害,现场指导居民取证维权,让“家门口的普法”听得懂、用得上。

通过“办案-建议-普法-回头看”的全链条履职,该院推动高空抛物治理从“个案打击”转向“系统治理”,切实守护群众“头顶上的安全”。

严打犯罪守底线民生保障暖民心

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民生领域的刑事犯罪直接触碰群众利益底线,襄城区检察院坚持“零容忍”追责与“长效化治理”相结合,当好民生保障“守护者”,筑牢群众美好生活安全防线。

关键词:襄城区检察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