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湖北在人工智能核心战场喜讯不断:全球首个以世界模型为中心的虚实结合具身智能数据工厂重磅落子,国内首款鸿蒙人形机器人“夸父”惊艳亮相……凭借一批“首发、首创”产品加速涌现,湖北正在全国AI赛道上强势破局,显示度刷出新高度。
筑牢“黄金三角”
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赛道上,数据、算力、算法这“三驾马车”缺一不可,分别如同AI的“养料”“肌肉”与“大脑”,共同驱动产业加速前进。
如今,湖北凭借对这三大要素的精准布局与深度培育,构筑起坚实的“黄金三角”——
数据洪流汇聚奔涌,湖北正积极打造全国数据要素市场中部枢纽。中部数据流通服务中心自去年9月上线后,已入驻数商1050家,上架数据产品660个,交易金额超3.8亿元。今年6月,湖北大数据集团成立,剑指“全国一流”,成为驱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强力引擎。
眼下,湖北正积极探索成立数据交易所,打造中部数据流通综合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市州积极创建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壮大数据处理和数据服务产业。
算力基础设施全面爆发,湖北正从“九州通衢”迈向“九州通数”。随着武汉超算中心二期、中国移动武汉智算中心、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湖北算力总规模突破15000P,居中部第一,今年有望超过17000P。
9月20日,湖北省算力互联互通平台门户正式上线,实现“上接国家、下联市州”,让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能像“用电一样方便”地使用算力资源。
算法突破捷报频传。紫东太初4.0版本完成了从“纯文本思考”“简单操作带图思考”到“细粒度多模态语义思考”的跃迁,迈向通用多模态推理新阶段,在多个方面超越GPT-5;精测电子工业质检大模型准确率达99.95%,堪称工业界的“火眼金睛”。传神语联的“任度”大模型在全球首创“数推分离”算法,训练成本只有DeepSeek的十分之一。
随着数据、算力、算法这个“黄金三角”的不断夯实,湖北人工智能产业正迸发出蓬勃活力。数据显示,湖北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突破1200家,产业规模今年预计突破1500亿元。
突出应用为导向
把AI“卷”进千行百业
在全球人工智能的竞技场上,湖北突出以场景应用为导向,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这条路径,来自湖北深厚的产业根基。作为全国少有的“工业全能选手”,湖北41个工业大类一应俱全:从造汽车到制芯片,从与老百姓最关切的生物医药到代表国家实力的航天科技,这里为AI提供了最丰富、最真实、最复杂的产业应用场景。
在工业一线,紫东太初4.0不仅能辅助华工科技提升激光焊接效率50%,还赋能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为“荆楚”机器人打造“最强大脑”。武汉企业格创东智和TCL工研院、TCL华星联合推出了全球首个半导体显示领域专用大模型“星智”,不仅是工厂的“大管家”,能24小时实时监测实现每月5%的良率提升,还是“经验宝库”能让新手工程师快速掌握专家经验。
鄂产人形机器人已在特定场景中加速“入职”。“神农”“天问”人形机器人已联合同济、协和医院开发导诊、术前问诊等应用,“劳动者”人形机器人导览、讲解等场景应用落地花湖国际机场。
在医疗领域,全球首个有知识产权的“兰丁”宫颈癌AI云诊断平台可实现10秒扫描上传、2秒诊断,将医生的检测效率提升100倍、检验质量提高50%、检验成本降低至原来的1%。这个“湖北智造”已走向全球10多个国家,成为守护女性健康的“世界医生”。